中老铁路今日通车 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提供样板(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1-12-03 10:56:01
浏览

  虽已入冬,地处云南中南部的元江县城,依旧骄阳似火。在红河峡谷中,高达237米的元江特大桥飞跨山间,中国中铁四局28岁的技术总工周佳午快步走在桥上,仔细检查着各项设施。

  元江特大桥位于中老铁路玉磨段,为全线最高桥梁。大桥全长832.2米,有4个桥墩,其中最高的3号桥墩达154米,相当于54层楼房的高度,位居同类桥梁世界第一。这样的高度之下,在不通过火车的情况下,桥墩底部都要承受约15万吨的重力。然而,施工人员在对桥墩底进行地质勘探时发现,由于断层和滑坡体较多,地底结构不足以承受如此大的重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铁二院先后邀请三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参加桥式方案研讨会,经过多次比选优化,最终提出由两个钢筋混凝土空心墩通过墩顶横梁和中间“X”型钢结构横向连接的施工工法,在确保承重达标的前提下,可减轻桥墩重量达30%。这一国内首创的工法也为世界同类型铁路桥梁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

  周佳午和他的团队要做的就是把这一方案变为现实。

  “桥墩之间的连接由像剪刀一样的钢结构组成,大桥交叉钢横梁的PBL剪力件就像剪刀尾巴连接在桥墩里面的每一个小树根,安装定位和焊接‘小树根’在技术及安全上都是重难点。”周佳午一刻不敢松懈,每天都会在现场盯控施工的每一个环节。

  预埋的精度是成桥关键。通过一次次的建模、测量、修改、再建模,周佳午将PBL剪力件的预埋精度控制在了2毫米之内。“这样能保证后期钢横梁的安装更加平顺。正式投入运营后,火车行驶更平稳。”周佳午说。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元江特大桥建成通车后,原来在山路上盘旋近三个小时的车程如今仅需十几秒即可到达,而为了这十几秒,周佳午和他的同事们在这个年平均日照2339小时、气温常年40摄氏度以上的地方一待就是5年。

  据统计,中老铁路全线有新建桥梁301座、隧道167座,桥隧总长达712公里,占新建线路全长的76.5%。“中老铁路途经地区约70%属于山区,地形起伏剧烈、工程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因此,桥隧比重高、复杂工点多成为建设中的一大难点。”中国中铁二院总工程师谢毅告诉记者,在建设过程中积累了长大隧道、高墩大跨桥梁建设的修建技术,特别是针对长大隧道软岩大变形问题,创新发展出主动控制变形技术,为今后难度更大的川藏铁路工程的实施和推进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攻克技术难题的同时,生态环保问题也成为工程建设关注的重点。中老铁路沿线各类环境敏感点众多,有自然保护区20处,国家森林公园3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3处。“选线充分应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成果,绕避了各类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和环境敏感点,降低对沿线环境的影响。”谢毅说。

推动泛亚铁路建设、促进东南亚互联互通,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提供样板

  这两天,家住万象市西蒙县西孟村的稻通·南帕占正忙着锄地,为栽种新一季水稻做准备。中老铁路通车后,这位在田里劳作了大半辈子的庄稼人最盼望的就是,“每年能让更多中国朋友尝到自己种的大米。”

  怀有同样愿景的还有在老挝待了六个年头的中国人徐国武。距离中老铁路万象站直线两公里处,一个占地60公顷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已在规划建设中,这是徐国武创办的湖南炫烨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老挝农林部合资建设的重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