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浙江十五年 浙江靠什么走出新路子?(3)
14年来,丽水干部群众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丽水来说尤其如此”。以生态立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14年居全省之首。
102字的“丽水之赞”来自于“丽水之治”。
14年来,丽水干部群众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守住了这方净土,就守住了金饭碗”。像重视环境保护一样重视平安建设,连续14年被评为平安市,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连续5年位居全省第一。
在推进平安浙江建设中,浙江各地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平安浙江建设和社会治理,就地预防化解矛盾,共建共治共享,让人民群众成为平安浙江建设最重要的实践参与者、成效评价者和成果享有者。
一米阳光是温情是浪漫,更是社区矫正人员的新生和希望。
诸暨是“枫桥经验”发源地,近年来,率先尝试让专业人做专业事,动员社会力量从事社区矫正:
“关心桥驿站”通过专业服务,架起了与未成年人沟通的“彩虹桥”;心理协会通过个性化施矫、多样化服务,实现了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米阳光爱心服务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增强了社区服刑人员的社会责任感和归属感。
桐乡市高桥街道越丰村过去曾纠纷不断,六年前,创造性设立了道德评判团、法律服务团与百事服务团,请德高望重与专业人士参与村务治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三管齐下,带来了村容村貌和精神风貌大变化。
从高桥到桐乡,从浙江到全国,源自浙江基层的“三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经验已被写进了党的十九大报告。
梦想在奋斗中放飞,追求在奉献中升华。
G20峰会期间,杭州市下城区涌现了一批“武林大妈”,戴着红袖套,穿着红马甲,每天走街串巷,化解邻里纠纷,守护家园平安。如今,这支平安志愿者队伍已发展到4.2万人,成为西子湖畔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浙江城乡,活跃着千千万万“武林大妈”。在桐乡,他们的名字叫“乌镇管家”,在诸暨,他们的名字叫“红枫义警”,在桐庐,他们的名字叫“桐君大妈”……名称不同,使命一样: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每个人都为守护平安奉献力量。
法治兴,则平安行。
《浙江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是省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地方性法规,较早在立法层面,对社会治理综合治理和平安浙江建设的机构、职能、职责、法律责任等作出法律规定,为实施平安浙江提供了法律保障。
浙江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和重大行政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建设法治浙江、依法行政的两大新探索。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决策这五大关口,层层从源头规范依法行政,助推平安浙江。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近年来,公益诉讼、司法保护民企健康发展、行业性专业化调解矛盾纠纷……源自浙江的创新改革举措不断,共同以法治力量保障平安浙江建设健康向前。
从扫黑除恶到交通严管,事不避难迎难而上,浙江以专项整治攻坚克难,整治了一个又一个人民群众痛恨的平安难点,整出了风清气正的平安艳阳天
建设平安浙江,方向在哪里?突破口又在哪里?
浙江的做法是,什么问题突出就整治什么问题,人民群众最怨最恨最烦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以专项整治为载体,攻坚克难,抓铁留痕,一步一个脚印,一个个攻克平安浙江前行路上的拦路虎、绊脚石。
浙江自有浙江的胸襟,和谐社会,以人为本。
浙江自有浙江的气概:迎难而上,克难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