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源区牧民助科研人员首次发现雪豹固定种群动态变化情况
长江源区牧民助力我国科研人员首次发现雪豹固定种群动态变化情况
新华社西宁4月24日电(记者李亚光)近期,我国科研人员通过分析长江源区牧民6年来先后提供的连续监测结果,首次掌握当地一个雪豹固定种群的动态变化情况,具有重要科研意义。
2013年10月,北京大学与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合作,在位于长江源区通天河畔的云塔村开展牧民生态监测培训。近6年来,掌握相关知识的云塔村牧民共监测识别出23只成年雪豹个体,帮助科研人员初步发现该物种因争夺领地、廊道迁徙等行为,产生的种群动态变化现象。
云塔村地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哈秀乡境内。过去6年,该村14位牧民生态监测员每3个月轮流上山维护回收一次红外相机,风雨无阻。他们将6年来的数据资料陆续汇总提交至北京大学,供科研人员分析研究。
北京大学科研人员初漠嫣告诉记者,根据牧民累积提供的监测结果,云塔村识别出的成年雪豹中,可鉴定性别的有4只雌性雪豹和9只雄性雪豹。该区域雪豹数量稳定增长,监测启动至今,它们共产下9只健康的雪豹幼崽。
科研人员通过分析监测结果同时发现,云塔村短暂过境的雪豹很多,当地种群内部的个体地位较不稳定,经常出现强势雄性雪豹领地被其他新到达雄性雪豹迅速瓜分并占领的现象。
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博士后肖凌云说,云塔村地处长江源区通天河畔,周边生物多样性丰富。冬季时,野生动物可沿河道或越过封冻河流进行快速迁徙,全程畅通无阻。种种迹象表明,当地很可能是一条连接周围雪豹种群的重要通道。
“上述发现基于云塔村牧民的监测分析所获,均为极具价值的有效信息。”肖凌云说,今后科研人员将持续在当地开展深入研究,同时借鉴云塔村相关经验,在三江源地区进一步推广牧民生态监测培训工作。
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加公扎拉说,三江源地区不少牧民长期与野生动物为伴,有大量时间深入观察。接受科学培训后,牧民结合传统经验的部分分析与发现,常为科研人员带来诸多启发。
记者采访了解到,除助力科研取得一系列监测结果外,云塔村牧民对野生动物的感情也日益加深。“监测工作使我更加明白,野生动物和牧民都是大自然的子民,共享着同一片天空和大地。动物们生活得好,我们也会过上好日子。”云塔村牧民当真文德表示。
哈秀乡党委书记扎西尼玛说,三江源国家公园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生态保护。近年来,越来越多牧民自发投入生态事业,已逐步形成一定的生态保护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