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一号”全球首堆腾飞倒计时 看铮铮“龙骨”上的年轻人(2)

光山新闻网 刘洋 2019-05-07 10:00:06
浏览

  2013年开始,在院里的支持下,马权就拉着相关专业的四五个人组了个团队,着手开发自主的DCS系统,这套后来被命名为“龙鳞系统”的DCS系统前后开发历时5年,其中核心技术指标误码率达到了10的负11次方,比国际标准的误码率,小数点还向左移动了一位。

  “龙鳞系统”开发的难处,马权基本没提,从项目一开始,他就对项目的成功充满信心,“因为院里有各方面大量的积累,我们站在前辈们的肩膀上,没啥可怕的。”

  设计之初,“华龙一号”就奔着“走出去”的目标

  1997年的一个午后,距离成都百余公里的山坳中,一栋两层办公楼里回荡着激烈争论的声音,二十几名科研人员在此讨论着中国自主百万千瓦级核电方案的主要技术参数。彼时,我国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行管理的第一座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秦山核电站才投入运营没多久,秦山核电站的二期主体工程正在建设。

  中核集团“华龙一号”副总设计师、核反应堆及一回路系统总设计师刘昌文回忆那次讨论,形容这是“动力院人的先见和忧患意识”。不过,就连他也没想到,从种下种子到“华龙一号”的开花结果,中间历时二十余年。

  作为我国核电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华龙一号”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其全球首堆建设设备国产化率不低于85%。从研发到设计到建造,“自主性”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其中都是核工业人日复一日地层层攻关所实现的。

  比如“龙芯”——CF系列燃料元件,这是一个核电机型最核心的部件之一,燃料棒的数量和排列方式直接影响核电厂的效能。在国外的“121堆芯”“157堆芯”等技术的基础上,1997年的那次讨论,创新性地提出了“177堆芯”的概念。这一设计不仅可使核电机组的发电功率得到5%至10%的提升,同时也降低了堆芯内的功率密度,提高了核电站的安全性。

  “从157到177,这不仅是燃料棒数量的增加,更是所有设备参数的调整适应,牵一发而动全身。”从秦山二期核电工程扩建,许余就在核动力院了,除了起步,他经历了我国核电发展的各个阶段。35岁时,他就担任了核动力院宁德、阳江核电站的总设计师。

  许余说,从设计开始,“华龙一号”就奔着“走出去”的目标,因此所有设备都需要自主设计。这就要求设计人员要“吃透”整套设备,保证各个部件、设计的协调,“每个系统都要经过大量的试验和验证才能验收。”

  马权记得,研发“龙鳞系统”的时候,他和团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做试验,场内做完去场外,发现问题了再回来改进、验证,“光场外试验,我们就做了近一年的时间”。他说,对场外试验印象深刻,是因为场外环境十分恶劣。

  试验时,系统运行有自己的温度要求,马权他们又得一直穿着防静电的工作服,夏天室外温度高,又闷又热,连续十几个小时的试验,“别提多难受,那汗粘着衣服,就觉得痒”。好不容易熬过了酷夏,寒冬又来了。每次做试验都得12个小时以上,到了夜里,温度更低,为了便于操作,大家伙做试验也不能穿得太厚,只能冻着。

  “团队里每个成员几乎都在试验时感冒过,大家也不说请假休息,就吃药在现场待着。因为人手不足,少了一个人,意味着其他人就得在现场多盯几个小时,大家都不想给对方添麻烦。”马权说。

  青年人的一个共同目标是无怨无悔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