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学通:中美战略竞争不是模式之争,更不是制度之争(2)

光山新闻网 刘斌 2019-05-16 09:06:58
浏览

  最近有美国学者发表文章,谈关于特朗普政府是怎样因失去战略信誉而使美国领导地位下降的。这充分说明,没有战略信誉的国家是被视为缺乏国际道义的。这一点不仅适用于美国,也适用于中国和其他所有大国。

  中国新闻周刊:道义现实主义理论与约瑟夫·奈的软实力学说在解释如何提升国家实力方面有哪些异同?

  阎学通:我和约瑟夫·奈在软实力问题上的最大区别在于软实力的核心要素是什么。我认为软实力由政治实力和文化实力两者构成,但前者是核心要素,因为政治实力是操作性实力,文化实力是资源性的。文化实力通过政治操作能力发挥作用,因此政治实力的变化会带来软实力的升降变化。

  而约瑟夫·奈认为软实力是由政治制度、社会文化和对外政策三者构成。他将这三个要素并列,未解释这三要素之间的关系,因此也解释不了特朗普执政后半年之内美国软实力大幅下降的原因。他也曾创造“巧实力”的概念,来弥补其软实力理论的缺陷。然而,他的“巧实力”是指政策制定,这与软实力中的对外政策这一要素形成重叠。我指出后,他表示同意“软实力”和“巧实力”两个概念存在重叠的问题。概念重叠会导致同义反复,这是理论建设的大忌。

  简言之,道义现实主义关于软实力的定义既能解释为何两国软实力的大小不同,还可以解释一国软实力上升和下降的变化原因。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则只能解释前者而不能解释后者。也就是说,道义现实主义理论可解释软实力的动态变化,而约瑟夫·奈的理论只能解释软实力的静态差别。

  政治领导力的核心是改革能力

  中国新闻周刊:与经济、军事实力等因素相比,你为什么认为政治领导力更能左右一个国家的国家实力?可否举例说明?

  阎学通:前面我们已经讲了政治实力是操作性的,因此决定了资源性实力发挥作用的大小。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实力增长的历史可证明这一点。例如,“文革”期间,中国政府的领导力非常弱,连维持火车正点运行的能力都没有,更不要说提高经济、军事和文化实力和扩大这些资源实力要素的作用了。这时期政府不但无力进行改革而且大搞倒退,而改革开放后,中国就有了崛起可能。

  在同一时期,美、苏、日、德等国的政府都在进行改革。日本政府进行改革的力度最大,因此这个时期日本国力增长的速度大于其他大国。其他大国在改革,中国在倒退,于是实力差距与其他大国不断拉大。

  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中国,也适用于美国。美国自建国之后,政府进行过很多次改革,每次改革都提升了美国的实力地位。冷战后,美国获得了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过度的自豪使美国进行的改革不但少于中国,而且和它自己之前相比也少了很多。这是美国在21世纪相对衰落的原因。

  如果比较冷战后的历届美国政府,克林顿政府进行的改革较多,也是美国实力上升较快时期。小布什政府没进行什么改革而是搞了一些倒退,这时期美国实力增长速度下降,在他执政时期还发生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奥巴马政府有改革意愿但缺乏改革能力,因此美国实力增长缓慢。

  特朗普政府的确做了诸多改变,但多是倒退的变化而不是进步的改革。目前,在美国和在中国一样,人们对于特朗普政府领导力的强弱有两种完全相反的判断。我想现在做最终判断还早了一点。待他执政结束后,历史会做客观的评价。

  中国新闻周刊:那在你看来,政治领导力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能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