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检“颠覆”新冠治疗?一线医生:基本思路没变(2)
有一定借鉴作用,会对病人情况有一个及时的提示,加强对病情变化的及时应对能力。病理解剖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冠状病毒引起的各个脏器的病理改变,来提示临床治疗策略上的改变或加强。
但解剖不能完全代替临床。很多病人到不了这个地步,不能从最重的病人去倒推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这个是最严重的情况。由于大多数患者会康复,这些患者肺的病变推测会和解剖的结果不一样。
《中国科学报》:解剖报告发布后,有消息称,“死者肺部出现大量痰栓,痰栓是由呼吸机使用所产生,痰栓最终致人缺氧”,而基于病理解剖结果,“急救改用吸痰机”,这导致了今天武汉的死亡人数减半。这一判断可靠吗?
▲ 钟定荣:
不可靠,一例尸检完全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目前,治疗的关键在于治疗肺水肿和急性肺泡损伤,稀释痰并有效排出粘液性物质,抑制肌纤维母细胞增生所致的肺部实变。
▲ 宋元林:
对呼吸疾病,我们临床上历来非常关注痰栓。
气管插管后,通过吸痰,观察气道阻力,可以初步判断呼吸道内的情况。并且,对新冠肺炎病人的治疗,都在采取干预手段去处理痰栓,包括引流、化痰药物、扩张支气管、雾化吸入都在用。
这些患者早期干咳,插管后在疾病进展阶段,加上机械通气本身,可能刺激了呼吸道杯状细胞或粘膜下腺体的分泌,出现了痰栓。
但我不太确定网传的武汉的病例是不是由于关注到了痰栓的问题,采取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让死亡人数降下来的。痰栓的问题让大家注意到除了肺炎肺实质的变化,还要关注气道的变化。
《中国科学报》:解剖报告会不会给降低死亡率的临床治疗措施带来突破性的改变?
▲ 宋元林:
新冠肺炎现在还没有特效药物,基本思路还是对症和支持治疗的思路。一是抗病毒,二是支持治疗。解剖报告会使大家关注到气道内的变化。
对患者的管理需要个体化和精细化。主诊的医生可利用基本知识指导临床治疗,需要根据现实情况,通过细致观察,对病人发生的变化作灵活判断。
比如,在呼吸机参数的调整上,医生要去判断有没有气道阻塞,如果这个病人没有慢肺阻,出现二氧化碳上升,要判断气道阻塞是什么原因。
如果存在气道压力增加,尤其是峰压增高,同时吸出物粘稠,或考虑使用化痰药物,扩张支气管,改善气道湿化,注意出入量平衡,加强引流等,同时,循环系统、凝血等方面的变化,也要仔细地、一点一点去做评估和治疗。
《中国科学报》:对后续解剖报告有什么期待?
▲ 宋元林:
希望看到除了肺以外的其他器官受损的情况,包括其他器官大体病理及组织病理。
▲ 钟定荣:
要得出规律性的结论,需要我们做大量的尸检工作,至少四五十例,最好能达到10%的死亡病例,并且最好是尸检与治疗是同步进行的,即一旦患者出现死亡,征得家属同意或国家特殊授权并告知家属的情况下,尽快进行尸检。
并且,尸检尽量选择不同进展期、不同治疗策略、不同影像学表现的患者,这样才能得出有价值的结论,指导临床制定治疗策略。
相关专题:聚焦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