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之南的科技春天
彩云之南的科技春天
中国工程院定点帮扶会泽县脱贫攻坚纪事
“你玩过QQ农场吗?”越野车上,司机甘师傅问记者,“里面最难种的‘红土地’,就跟这个一样。” 图片来源:郭道富
在盘山路上剧烈颠簸,车轮卷起的“滚滚红尘”漫上车窗。远处,赤红色的梯田像层层展开的颜料盘,鲜艳得令人瞠目。
这是云南省会泽县,典型的红土高原。——美丽,却贫瘠低产。
会泽,既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著名的夜郎古国故地,同时也是国家级贫困县。2012年5月,中国工程院被确定为会泽县的国家定点帮扶单位,派驻挂职干部,搭建科技扶贫交流平台。
“北燕南飞”,激活闲田
“都说扶贫先扶智。但对会泽‘扶智’有着与其他地方不同的含义。”这是中国工程院派驻挂职干部,中共云南会泽县县委常委、副县长王波在会泽3年的感受。
“会泽人重视教育,文化水平较高,这是他们的优势。但这也意味着,要让他们相信并接受新鲜事物,需要拿出有力的事实。”王波告诉《中国科学报》。
王波的妻子徐丽君是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副研究员。她不仅与丈夫共谋会泽的燕麦产业发展,还请来了自己的导师——有“燕麦孙”之称的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研究员孙启忠。
据记载,会泽的燕麦种植历史已有百年,但因为种种原因,这里的本土燕麦品种退化严重,亩产最多仅有六七十公斤。王波和两位专家经过多方努力,从北方引来了20多个燕麦品种,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会泽县大桥乡等地开展了小范围试验试种。
起初没多少人看好这项工作。当地农户中有的是种了一辈子燕麦的老手,在他们眼里,这些“外来的和尚”究竟会不会念经,还是个未知数。更何况,他们改变了当地只有春播燕麦的传统,还提出了利用冬闲田种植燕麦的新想法。
“如何利用好冬闲田是个大问题啊。”在大桥乡的燕麦试种区,徐丽君指着高处一片裸露的梯田,“以前每到冬天,田地要么闲着,要么就种些红小麦、蔓菁之类产值很低的作物。因为缺少植被,高山上风一吹,红土都扬起来,既流失了土壤,也带来了沙尘。”
而现在,她脚下的大片土地上,崭新的绿色连点成线,一脉脉绵延开去。这些10月种下的燕麦,次年5月便能收获。收完燕麦,再把马铃薯种下去。就这样,秋播燕麦,夏播马铃薯——同样的土地,一年可以收获2季。
冬闲田“忙”了起来,每亩土地每年可为农户增加4500元左右纯收入。“按照2019年每人3750元的脱贫标准,种好一亩地,就能脱贫一个人。”王波说。
但“燕麦扶贫路”也绝非一帆风顺。2019年春,云南遭受了10年一遇的干旱,长达5个月的时间滴雨未落。包括燕麦在内,当地的农作物都出现了大规模减产,甚至绝收。
面对大自然的“下马威”,大家心中充满忐忑。可喜的是,这些来自北方的燕麦经受住了干旱的考验,其中有2个品种亩产超过300公斤,让前来视察的领导和保持观望的农户都惊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