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之南的科技春天(2)
今年72岁的庄柱兰听完这些“外来和尚们”的课程后,凭借多年担任“村支书”的名望,组织起128人的培训班,进行燕麦种植新技术、新模式的培训。
“每家每户都得有个科技明白人。”在她的带领下,附近8个村落参与“燕麦—马铃薯”新型种植模式的农户,平均每户增收了9000元。而她把自家增收的数万元钱借出去,以支持更多乡亲参与到这项事业中。
“老百姓都是务实的,你要让他们信任你,跟你干,就要把实实在在的成效展示给他们。”王波感慨道。
“凡是适合种燕麦的地方,大多是苦寒之地。”孙启忠说,“所以领导、专家一致评价,我们这项技术对全国类似于乌蒙山区这样的、高寒冷凉地区的脱贫具有很大的示范意义。”
“秋燕麦加夏马铃薯的种植模式不仅提高了复种指数和土地的利用率。还减少了风沙和面源污染,还改善了生态环境。”会泽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饶彦章欣喜地告诉《中国科学报》。
“第一个吃蘑菇”的人
寒冬腊月,会泽的林地里也是一派萧瑟。但高顺全知道,林下土地里有的是生机萌动——再有20天,他承包的100多亩林下食用菌大球盖菇就要出菇了。高顺全轻轻掀起地膜,小心地查看大球盖菇的长势,像看襁褓中的婴儿一般。
这是他从“师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带头人李玉那里得到的蘑菇新种。
云南人一直有食用菌菇的传统,但大球盖菇开伞之后,背面是黑色的,村民以为这是毒蘑菇,都不愿意种。为让大家更快接受新品种,高顺全成了当地“第一个吃蘑菇”的人。高顺全自己试吃、带人试种、亲友推广,“大家吃了之后都觉得口感很好,慢慢地接受了,越来越多人开始自发种植。”
在王波的引荐带领下,高顺全还前往李玉领衔的吉林农业大学食用菌相关科研基地学习参观。这次学习,他不仅收获了多个食用菌种的科学种植秘籍,还被已经不再招学生的李玉收为“弟子”。
2017年,会泽陆木仿野生菌种培育中心(以下简称培育中心)正式成立,作为高级工程师的高顺全和同事们在此开展食用菌的林下仿野生种植、菌种培育、种植技术培训及推广等工作。他们充分利用林下丰富的枯枝、落叶等废弃物,生产绿色、优质的有机食用菌产品,既能变废为宝,又能增加林区农户就业,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2018年,李玉经王波邀请,带领团队专程到培育中心考察指导,他指出了制约会泽食用菌发展的关键问题:用传统的锅炉常压简易灭菌,灭菌时间长、效力差、污染高,导致食用菌产品品质差、产量低。
经李玉建议,中国工程院出资12余万元为培育中心购置了一套灭菌设备和两台显微镜,解决了培育中心菌种生产的核心问题。
“使用新设备后,每天可灭菌5000多袋菌种,每次灭菌时长由原来的48小时缩减到6小时,大大提高了效率。”高顺全笑着边介绍,边“小心翼翼”地操作着设备。
前不久,李玉团队再次到访会泽,这次他们还带来了4个珍稀新菌种:桑黄、玉木耳、灵芝、鹿茸菇。目前正在试种中。
“科技扶贫是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也是一条真正的捷径。直接‘输血’只能解决‘燃眉之急’,而非长久之策。要用知识来武装农民,教他们学得会、用得上的技术,让他们自己动手、劳动致富,用科学知识来改变命运。”李玉说。
院士来了,得道多助
2015年,张洪的会泽林下种植有限公司正式启动了。启动资金是他早年在昆明做生意攒下的9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