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序复工 高校迎来“小考”时刻
有序复工 高校迎来“小考”时刻
2019年底,某就业平台整理了国内部分高校公布的2020年寒假起始时间以及时长,结果显示,时间最长的寒假达到了52天。对此,该平台表示“羡慕得让人面目全非”。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国内所有高校直到今天都没有迎来师生返校的那一天。曾经对于超长寒假的羡慕,早已变成了对重返校园的期盼。
就在不久前,这样的期盼终于迎来了一线“曙光”——多所高校近期公开宣布,允许教职员工有序返校工作,为将来学生的大规模返校做好准备。
针对疫情的“压力测试”
目前,最早一批公开宣布允许教职员工有序返校的国内高校,包括苏州大学、东南大学、兰州大学以及云南大学。有意思的是,这四所高校不约而同地将员工返校的时间定在了同一天——3月16日。
这其中,兰州大学最早于2月24日便开始实行管理服务人员错峰上岗,并在此基础上,于3月13日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决定自3月16日起,全校各单位符合健康要求的教职员工取消轮值到岗,恢复正常上班。
在此之前,东南大学于3月10日通过其新闻网发布通告,要求自3月16日起,校机关和直附属单位50%且符合入校条件的在职职工到校正常上班,允许院(系)审批在职教工数的50%且符合入校条件的在职教工进入校园工作,允许在校园内办公的校办企业审批在职员工数的50%且符合入校条件的在职员工进入校园工作。
3天后,苏州大学也对外发布通知,表示自3月16日起,学校符合相关条件的教职员工可以根据工作需要,经批准逐步分批返校,并做好开学准备与值班值守工作。
“此前,江苏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学校组曾下发通知,要求高校开始分步骤地组织教师返回学校所在地准备开学工作。高校的相关规定其实也是对这一通知的具体执行。”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苏州大学副校长、该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刘标表示,目前这项工作的核心目的,一是通过教师逐步返校,为线下开学做好准备;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教师的逐步返校,测试学校对未来学生大规模返校的整体准备情况。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项工作也可以看作是在学校正式开学前的一次‘小考’。”刘标告诉《中国科学报》。
就在上述四所高校发布复工消息一周之后,吉林大学、长春大学以及吉林农业大学也几乎在同一时间对外宣布,将于近期全面恢复正常工作秩序。吉林大学医院管理处处长、该校防控办公室成员伊大海表示,对于不同高校如此“步调一致”的复工节奏,其实是基于吉林省疫情防控形势的整体变化。
吉林大学是在3月20日发布复工通知的。也正是在这一天,吉林省人民政府在其官网发布公告,宣布自当天14时起,该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由省级二级响应调整为省级三级响应。
“除了防控级别的降级外,长春市指挥部也于近期发布了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文件。这两个文件的发布,标志着目前吉林地区高校教职员工返岗的外部条件已经具备。”伊大海表示,从科学防控的角度看,当整个社会的防控措施进行调整时,高校作为其中的一个链条,也应该做出相应调整。
虽然外部环境正在改善,但对于返校工作的教职员工,各高校都做了极其细致的规定,严防“问题人员”进入校园。比如,苏州大学规定,教职员工只有在连续居家隔离15天,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中没有尚在隔离期的家庭成员,本人持有“苏城码”绿码,本人及身边家人无发热、咳嗽等症状的情况下,才允许提出返校申请,且只有由员工所在院系以及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审批通过后,才能返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