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序复工 高校迎来“小考”时刻(3)
就在吉林大学发布复工通知的第二天,3月21日,国家卫健委网站发布一则《关于印发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的通知》,对不同场景下戴口罩提出科学建议,其中提到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如居家、户外,无人员聚集、通风良好的场所,不再建议公众佩戴口罩。在伊大海看来,这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
“这说明我国内部疫情扩散的压力正在减小,也十分有助于为高校创建一个相对良好的外部环境。”他说,但与此同时,伴随着我国防疫的重点转向对输入性病例的防控,高校也必须考虑来自海外学生的现实问题。这其中,既包括目前在国外的来华留学生,也包括在国外交流学习的本土师生。
这一点,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几乎每一位受访者都会提及。
3月10日,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向目前滞留在英国利物浦大学的该校学生家长发表了一封公开信,其中涉及家长关心的学生是否可以回国的问题。如今,随着国际疫情形势的持续恶化,滞留海外学生的回国问题,已经成为了各高校必须认真对待的挑战。
据李鹏杰介绍,针对当前的防疫形势,该校已经和每一名在境外的师生取得了联系,提醒做好自我防护,并及时关注他们的健康状况。“对经沟通确认回国的师生,学校按要求在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和社区报备,全力配合、严格落实检验检疫、隔离留观等防控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境外疫情输入的防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控局监察专员王斌在3月2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我国已经在精准分类的基础上,实施了对入境人员的管理,即对确诊、疑似、无症状感染者以及相关密切接触者,实行集中隔离,对其他入境人员,要按照各地属地疫情防控规定,做好入境后的健康监测。而目前,各地普遍要求入境者全部进行14天的隔离。
对此,在采访中有相关人士呼吁,未来学生大规模返校后,对于国外归来师生的返校隔离工作,希望继续由政府部门统筹,组织相关力量执行。高校则应避免承担过多的隔离责任,即不能进行校园隔离,否则一旦出现失误,后果不堪设想。
然而,在受访时伊大海坦言,隔离问题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问题。
“首先必须明确,境外人员的入境隔离必须由属地政府作为主导单位,但这并不代表着高校不应做好相关的准备。”伊大海说,尤其是一些隔离条件并不是很好的地方,高校更应该承担一定的防控责任。事实上,教育主管部门在这方面也做了相关规定。
“疫情防控永远不是一个‘单选题’,政府与高校之间应建立一种相互合作的互补关系。”伊大海说,更何况高校内部场所的疫情防控本身就是高校的责任,我们不能将责任更多地推给社会。
必须做最坏打算
在受访时,有学者将高校在疫情中所处的状态分为了4个阶段,即假期状态、轮班上岗状态、疫情防控下的正常上班状态,以及正常开学状态。目前,大部分高校所处的是由轮班上岗状态向疫情防控下的正常上班状态过渡的阶段。
在这一状态下,高校最主要的工作便是认真做好流程预演,尤其要针对后勤保障以及学生返程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相应的预案。
事实上,3月21日,也就是刘标接受记者采访后的第二天,江苏省教育厅发布通知,规定省内高校以4月13日为开学起始时间做好开学准备工作。江苏省由此也成为国内首个明确高校开学时间的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