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书单的使命与挑战(2)
无论如何强调深度与系统化阅读,如今的阅读时间都被割裂。而如果一直进行碎片化阅读,胡晓明认为,人会缺乏深度思考。“由此会出现浅碟子的思维和即时反应的思维,就像在微信上的发言都是不需要太多思考的。还会产生单向度的思维方式,只听某种声音,只有一种声音。因为微信群只是与自己趣味相投的人的群,相互洗脑,共同成全‘单面人’。如果只懂技术而缺失人文思想,那么他可能会是个‘空心人’。在这个时代,没有深度思考的人或许还会成为‘娱乐至死的纵欲者’。”
普通人的碎片化阅读尚可接受,一代大学生如因碎片化阅读变成“空心人”,对整个民族来说都将是一种不幸。胡晓明认为,这种情形在高等教育领域必须引起重视。
拯救碎片化阅读的可能途径
显而易见的是,手机的碎片化阅读并不能替代系统阅读经典书籍。在人的一生中,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发展离不开自身的经历,如果他阅读的书目足够多,或许人生的长度没有改变,却拓展了人生的宽度。
“书籍其实是无数条同时存在的逻辑、标准和推演过程,作者在写作之时,以某一个瞬间的、明悟式的东西最终呈现出来。”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师姜振宇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让学生去接近、理解和批判阅读的内容,那么此前他们来自生活的逻辑前提、预设标准,就都将在阅读和思辨的过程中不断接受挑战。”
姜振宇曾经在学校里开设过一门“写作理论与实践”的课程。他认为,阅读与写作,前者是输入,后者是输出,如果将两者放在人格塑造层面上看,可以说是一体两面的过程。“人格塑造,恰恰是所谓‘文科’,甚至可以说是中文专业的终极目的之一。”
姜振宇表示,“当然,阅读需要花费时间与精力,这与其他学科,特别是具有完整的知识和技能系统的学科相比,差别很大。学生无法通过或简单或复杂的培训、练习上手操作,而是需要个人的感悟。”
他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讲,阅读与其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倒不如类比成一种孤独的‘修行’”。可以说,真正建立人生的宽度,绝非轻而易举,而在大学生时代大量阅读,未尝不是一条必经之路。
胡晓明也认为,任何真正的人文主义的艺术素养,都应该在个人经验、生命体悟与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换句话说,艺术教育与修养,绝不是某种单一的技术与专业的事情,而是生命本身的事情,是与记忆、回想、直觉、想象力、感受性、细节、梦思、幻觉或激情以及诗歌意象与戏剧感等个人心理形式相联系而完成的,从艺术本身去学艺术,往往学不到真正的艺术。”
正如怀特海在《古典文化在教育中的地位》里所说,尽管古典文学艺术的才能成为能力的代名词,在这个时代已经不复存在,但是以古典文学艺术为主要基础的教育,使受教育者得到愉悦和品德修炼,已为近代几百年以来的经验所证明。
“然而,这样的古典教育,必须从特定的、对个人理解来说是具体而明确的事实开始,必须逐步发展成为一般的思想概念。”胡晓明说。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段怀清提出的解决思路是“顺势而为”。他认为,既然碎片化的阅读已经成为一种实际存在的事实,那人们就需要从这样的阅读当中逐渐改进提升,将碎片尽可能地黏合起来,形成更大的碎片或能够彼此连接的碎片,逐渐克服完全的、彻底的碎片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