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书单的使命与挑战(3)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4-01 10:15:28
浏览

在他看来,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阅读者对此有明确的认识与自觉意识。但对年轻的大学生而言,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自然建立这种明确的认识与自觉意识,那么,一个“更有计划亦更有目标地补充、丰富和尽可能地完善自己的阅读书目表”,就必须借由学校和教师们的力量来提供。

段怀清并不担心经典从生活中远离, “因为在国人成长的教育中,充满了零碎的与经典文本、经典思想或经典话语相关的‘语录式’教育”。例如,对于绝大多数中国的孩子来说,或许并没有完整地阅读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但对“正心诚意、格物致知”“极高明而道中庸”“三人行,必有吾师焉”以及“恻隐之心”等词句却是熟悉的。

“这种源自于生活、服务于日常的语录式教育,构成了中国孩子与人文经典、文史传统之间一种较为特别的言语—文本—思想的共存关系,尽管他们对于这种关系极有可能不自知。”段怀清说,“这种关系,是人们与文史经典或经典文本之间关系的实际形态之一。同时,这种关系在人们讨论今天的大学生或社会读者与经典文本之间的关系时,又往往容易被忽视。”

段怀清认为,上述这种关系在随着人们成长的同时,也要“成长”。要让经典文本真正发挥出经典思想、经典价值、经典审美以及经典信仰的力量,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知识性的记忆层面与形态。“经典文本的阅读对于一个社会、一个时代乃至一个民族,形成相对一致的文化记忆、价值认同以及信仰坚持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阅读不分文理而关乎人生

为了鼓励学生多阅读,老师们也是绞尽脑汁。

目前身在大连的西交利物浦大学传媒学院助理教授陈震,今年负责“西方媒体中的中国”课程。线上课程开始之前,他已将参考书目推荐给学生——美国人史景迁的《大汗之国:西方眼中的中国》、林语堂的《吾国吾民》、伊佩霞的《剑桥中国史》,以及与影视相关的《从傅满洲到功夫熊猫:美国电影中的中国形象》。“因为学校是全英文授课,而且课程是看西方媒体怎么展现中国、怎么报道中国、怎么书写和解读中国,所以我推荐了这几本英文书籍。”

“人文学科很多知识都是通过阅读获得的。这些书出自政治学者、史学家和电影研究学者之手,也拥有不同国家和文化的背景。”陈震认为,多元的书籍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还会引发争鸣。“但共鸣与争鸣的产生都建立在学生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只有学生阅读量足够大,才能更全面地、批判地看待不同观点,以及其背后的认知角度和价值取向。”

不只是文科生,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教授吴超也在他的网络课程中鼓励学生多阅读,“阅读是能力,而且是终身需要的能力。这一点不分文科和理科”。

吴超认为,理工科学生不太爱阅读社科类著作的原因是,中学文理分科,高分学生多读理科,形成重理轻文的社会风气。在这种情况下,理工科学生忽视文学,造成许多人写作能力低下,哲学层面的积累就更不用说。“哲学层面的要求只能待学生有较丰富的阅历以后,才能认识到哲学是更大的学问,理工科很多东西只是‘雕虫小技’而已。”吴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