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非”高校突围的“道”与“术”(2)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4-08 08:46:16
浏览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四非”高校中,除了燕山大学、江苏大学、深圳大学等少数能与“双一流”建设高校媲美之外,整体还是难以相提并论。

原因何在?

身份使然?

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教授李志民看来,身份差异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的地缘劣势日益明显。因此,从1985年到1997年,该校整体南迁秦皇岛,并于1997年正式更名“燕山大学”。

一定程度上,迁校让燕山大学在师资队伍、生源质量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改善。但迁校的同一时期,东北重型机械学院所隶属的机械工业部被撤销,隶属关系向河北省划转,由此形成的一些客观原因,使得它与“211工程”失之交臂。

正如燕山大学校长赵丁选所说,这对于1978年即入选全国88所重点大学序列的这所高校来说实属遗憾。

无独有偶,这种遗憾在“双一流”建设高校评选中再次上演。

“我们没评上‘双一流’不是说学校没有达到标准。评‘双一流’有几个硬指标,其中一个是5年内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我们是2011年拿了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实际上早就达到那个标准了。但是对不起,没赶上。很遗憾!”燕山大学党委宣传部原部长白靖说。

同济大学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张端鸿与燕山大学管理部门多有交流。他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一所学校的发展不能只依靠平台,但不可否认的是,平台很重要。一般来讲,贴上“211”“985”“双一流”的标签,不仅在知名度上会比其他高校更胜一筹,在资源获取方面也更加便利。

“‘985’‘211’时期之所以要推出‘双一流’建设,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它是一个动态调整机制。但是,动态调整的幅度并不会特别大,所以它本身的标签意义还会继续存在。”张端鸿说,标签本身会给大学带来各种各样的发展效益。虽然从教育主管部门能够拿到的经费有限,但这些标签会使得高校在洽谈合作与寻求地方支持、社会捐赠等时,被格外高看一眼。

在他看来,标签是撬动社会资源的杠杆,纳入一个建设计划,实际上就有助于实现资源吸纳效应。从这个角度来讲,身份上的劣势会对“四非”高校发展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对此,李志民也表示,“四非”高校发展普遍面临的问题是办学经费紧张。这会给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成果产出和科研平台建设等带来不利影响。目前,我国高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还是政府拨款。对于一个具体省份而言,“四非”高校数量一般较多,而地方政府在高等教育方面的经费预算有限,所以分配到每所具体高校上的经费不多。

“尤其是对那些没有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的高校而言,还要面临冲击下轮‘双一流’高校的压力,学科建设方面急需引进高层次人才、购置贵重科研仪器设备、开展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这些都需要持续投入大量资金,学校发展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李志民说。

总的来讲,与纳入国家重大高等教育战略的高校相比,“四非”高校发展中所遇到的困难要大很多。

燕山大学如此,其他“四非”高校也莫不如是。那么,影响其获得更好发展的,是否只是身份问题呢?

内生动力

在回答上述问题之前,李志民特别强调了高校与地方发展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