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怎样“动”起来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4-28 21:19:19
浏览

 
 
劳动教育怎样“动”起来  
 

临近“五一”劳动节,汕头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大三学生李艾欣却感觉“心里空落落的”。

她回忆起那个吹着咸咸海风的云澳镇,海水一浪一浪地亲吻着她的脚踝。她和同学以及一些中学生提着袋子,弯腰将海滩上塑料袋、易拉罐、泡沫等垃圾一一拾起。这是她一年前参加“走向海洋”课程中“净滩”活动的场景。当天,他们不仅“劳其筋骨”,还在教师的指点下丰富了与海洋污染相关的知识。

“从前我们对普通劳动者的关注不多,但是那次通过与卡车司机、渔村服务员等人打交道,我们更能理解和体会了他们的艰辛,对于各种职业的尊重也发生了正向改变。”李艾欣说。

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充分认识新时代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加强劳动教育的新要求。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劳动教育主要依托课程,其中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

李艾欣突然明白,“空落落”不只是因为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好久没见到师长、同学了,还在于自己留恋劳动带来的幸福感。这个“五一”,她打算做点什么。

与时俱进的劳动教育

小时候,由于浪费粮食,李艾欣的父亲把她送到农村干农活,让她体会了“粒粒皆辛苦”的道理。长大后,她参加学校组织的实践课程,在劳动中丰富了理论知识。

一个人的劳动教育尚且随着年龄增长有所不同,更不用说一个民族的劳动教育,也是与时俱进的了。

1950年,教育部原副部长钱俊瑞在《改革旧教育,建设新教育》报告中,在国内最早提出了“实行教育与生产结合”的教育工作要求。

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教育中心副主任曲霞介绍说,劳动教育真正大规模的开展,是在该报告发布后的四五年间。是时,新中国百废待举,各方面生产建设都急需人才,同时,学子们也渴望知识的浇灌。这就导致当时社会出现了志向升学而不愿意就业的现象。为了促进毕业生早点投入国家的生产建设,劳动教育成为当时的急需。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受到时代以及理论的局限,这一时期的劳动教育存在过于强调“生产劳动”问题,家庭日常劳动并没有被当作一种劳动。

“大跃进”时期,特别是“文革”时期,劳动教育表现出浓厚的政治运动色彩,大搞学工学农学军、上山下乡运动,严重冲击了学校的正规教育体系。“文革”结束后,经过邓小平同志的拨乱反正,全社会树立起了“脑力劳动也是重要的劳动形式、知识分子也是重要的劳动者”的基本观念。

只是在后来德、智、体、美、劳五育发展中,天平逐渐倒向了“智”。高校中逐渐出现了另一种倾向——不重视劳动。实习、实训走过场、流于形式的现象越来越多。

与此同时,在时代发展中,我国的产业格局也发生了较大转变。据2019年发布的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显示,自2004年首次开展全国经济普查的15年间,我国第三产业成为了带动经济增长、吸纳就业人员的主要力量。其中,尤其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引领的新兴生产性服务业市场主体增长迅猛。

此次《意见》将劳动分为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种,这在汲取历史经验基础上取得了根本性进步,呈现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特点。对此,有学者表示:“在人工智能时代,劳动必须承担的直接创造财富的功能越来越弱化,劳动与生产的关系也将弱化,这可能是新时代的特征。”

新时代劳动教育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