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怎样“动”起来(3)
在这方面,国内某些农业院校有过相关探索,比如自1958年建校起,浙江农林大学就把劳动课设为学校的必修课,学习使用锄头等工具是当时农林学子必须掌握的技能。随着时代变迁,该校劳动课的形式也发生转变,转为让学生参与校园绿地管护、学生农作园、暑期驻村等形式。
农业院校的劳动之外,更广大的高校劳动教育又该如何开展?
“劳动教育显然不能‘一刀切’。”曲霞指出,理工类专业可以结合专业实验、生产实习、科技竞赛等,基于产教融合开展创新性劳动;人文、社科类专业可以推广服务性学习,发挥志愿服务等劳动实践活动的育人价值。
以汕头大学自2010年开设的公益课程为例。该校在课程中融入了对学生的劳动教育,成为全国高校中唯一一所以课程形式落实劳动教育的综合性大学。
这种在欧美及我国香港地区盛行的服务学习课程,并不是简单地在课堂上学习理论,而是通过“在服务中学习,在学习中服务”的理念,让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
李艾欣所上的“走向海洋”课就是其中的环境保护类课程。此外,还有人文关怀类、知识技能发展类、宣教类、历史传承类、综合类等五大模块,近百门课程。
“在公益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师生们会先去社区了解相关需求,回校后进行方案设计,方案中所需的知识在课堂中学习,然后回到社区开展服务。返校后,学生再进行反思、交流、沟通和评价,如此才算完成一门课程。”汕头大学教务处处长蔡映辉解释说。
在她看来,高校劳动教育应做体系化统筹设计。“只有形成了体系,高校才会予以重视,而不是像一阵风,志愿服务做完就结束了。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养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从基础内容到专业知识,再到实地服务,这样才能真正形成劳动者的品质、精神。”
她补充道,高校要结合自身特色开展劳动教育,体现区别于中小学的“智慧”特征,包括学生有创造性、有反思的劳动,教师对于劳动本身的研究,以及高校对劳动文化氛围的营造。
劳动教育旨在培养社会责任感、奉献精神、吃苦耐劳、实事求是等精神,在某种程度上,与双创教育有着某些相似之处。如何区分二者?蔡映辉认为,双创教育体现了动手动脑,与劳动教育有相当一部分交集,但如果只是停留在文案的策划或文献的研究、数据的统计,没有到实践中去应用,那还不属于劳动教育。
专业教育与劳动教育需“调和”
“目前开展劳动教育最大的问题依然是观念。在‘五育’中,‘德智体’学校重视多年,如今要求重视劳育,不少人并不清楚劳育与其他四育的关系。尤其是在学院层面,引起重视较为困难。”蔡映辉说。
学院重视智育,甚至在一些教师的认知里,劳育很容易被归到德育范畴。“去社区服务要有实践环节,而大学教师多是博士毕业,从理论到理论,让他们参加实践,有时他们会感到麻烦或责任很大,积极性并不是太高。”蔡映辉说。
对此,汕头大学采取的对策是,要求行政教辅人员与专业教师一起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如入职前三年,要求专业教师一定要开设一门公益课程。教师的报酬可以选择课酬形式或计入教学工作量。同时,在承担课程的过程中,还要加强对教师劳动教育的宣传,如对教师以身作则、奉献社会等精神的强调。
“让教师在实践中树立劳动教育的意识,日后即使在专业教育中,如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比赛、学科竞赛时,都能有意识地融入劳动教育。”蔡映辉说。
由于观念、课程体系、师资建设等原因,专业教育与劳动教育更好地融合还需要一段时间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