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业建设:辅修“擦边球”?(2)
“首先是规模,同时创造性地推出17个新型辅修专业,这在此前是没有过的。更重要的是,山大推出的多个辅修专业与目前正在大力推行的‘四新’(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专业有着密切联系。”卢晓东说。
据介绍,山大所推微专业的内容包括了“北斗新时空技术与应用”“生物微电子”“医学植入体增材制造”“智慧交通与智能建造”等。其中,与“新医科”有关的专业就有“医学数据学”“健康管理与政策”“老年与慢病照护”等共7个。
值得一提的是,山大校长樊丽明本人便是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组长。17个微专业中,也包括了“国际组织与跨文化交流”“国际中文教育”等“新文科”辅修专业。
“正如此前所说,类似微专业的课程设置,其特点就在于灵活,可以随时贴近专业改革、学科建设的大趋势和国家发展战略,保持学校整体的专业活力。”刘传勇表示,除此之外,这种设置还可以激发研究人员的教学热情。
据他介绍,山大所设置的微专业课程大多围绕某个新技术领域,而该领域的部分科研人员平时承担常规的本科专业课教学任务并不多。“微专业”的设置可以将这部分研究人员纳入本科教学主渠道,使得他们的学术研究与本科人才培养直接对接。
类似设置在其他高校也存在。比如自2018年起,中国人民大学在校内实行了“荣誉辅修”课程改革,而这些课程主要依托的也是校内众多研究平台,以及有重点课题的研究团队。
“依托这些团队设计一些前沿性、符合国家重大发展需求的课题,并围绕这些课题规划若干门课程,这就有效地将教学与科研结合了起来。”受访时,中国人民大学教务处处长龙永红表示。
政策门槛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9年之前,我国高校对于辅修学位的管理一直遵照的是2016年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简称《41号令》)。《41号令》第十六条规定:“学生根据学校有关规定,可以申请辅修校内其他专业或者选修其他专业课程;可以申请跨校辅修专业或者修读课程,参加学校认可的开放式网络课程学习。学生修读的课程成绩(学分),学校审核同意后,予以承认。”
然而,2019年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的《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却规定:“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普通高等学校,可向本校符合学位授予标准的全日制本科毕业生授予辅修学士学位。授予辅修学士学位应制定专门的实施办法,对课程要求及学位论文(或毕业设计)作出明确规定。”
“《41号令》对于辅修专业设置与教学开放的‘口子’还是比较大的,与教育规律和国际惯例接轨,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却为辅修专业教学运行设置了不必要的门槛。”卢晓东表示,一般的辅修专业课程只有16~30学分,如此少的学分意味着高校很难授予学生“学位”;同时,学位论文对于辅修专业的学生来说并无必要,也有些苛求。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校开设辅修专业的积极性,也导致某些希望继续开展相关教育的高校,只能采取“打擦边球”的方式,通过设置不同名称的“类辅修专业”,规避《办法》中的某些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