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启德:是什么决定学科交叉研究成败
韩启德:是什么决定学科交叉研究成败
最终解开遗传物质DNA结构奥秘的人,除了沃森,其他都不是生物学家,而是物理学家和化学家。
20世纪医学所取得的巨大飞跃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医学成像,但这个飞跃不是由生物学家或医学家、而是由物理学家来推动的。
科学史故事告诉我们,学科交叉是颠覆性创新的重要途径!
本文根据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在北大“学科交叉的魅力”名师系列讲座第一讲“漫谈学科交叉”的发言整理而成,旨在探讨学科交叉研究取得成功的影响因素。
韩启德院士
“科学”这个名词,常常让我们误以为科学就是分科之学。然而,分科远远不是科学真正的内涵。即使在19世纪科学分科格局基本形成以后,学科的边界也总是模糊的、不确定的。
尤其是从近两个世纪以来生物学的发展历程看,生物学范围内的学科之间,从来就没有固定的界限,它们总是处于不断的流动之中,在相互交叉与融合过程中发展,而重大颠覆性创新多数发生在不同学科的交界处。
学科交叉不仅仅是当今时代科技创新的源泉,其实历来如此,它是科学的题中应有之义。而哪些条件是促成学科交叉成功的关键要素?
学科交叉的动力源泉
学科交叉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研究者有多大的科研志向。
是有志于盖新房,还是仅仅增砖添瓦?
所谓“盖新房”,就是去做从0到1的原始创新的研究,去争取获得基本概念或者重大技术方法的突破,开辟出一片新的研究领域;“增砖添瓦”就是在人家已经打好地基、大家正在盖房时去增添一砖一瓦。
增砖添瓦当然也需要,增添的砖瓦还有大小的区别。但只有当你有志于盖新房时,才会大大增强学科交叉的动力。
是自己创造方法,还是仅仅采用现成的方法?
如果采用大家都在用的现成的实验方法,要取得独创性的研究成果非常不容易,因为一般来说你能想到的,别人也能想到,凭什么你能做得比人家好呢?
本领域的老大难问题往往是受制于方法上的限制,跨界从别的学科获取研究方法和技术,就容易取得研究的突破。
是精益求精,还是见异思迁?
有的同学担心自己去跨学科,结果别的学科没学到,本学科也耽搁了。这是有可能的,这样的担心不无道理。
我认为关键在于要打牢本学科的基础,要在本学科的某个问题上钻研得特别深,或者在本学科的某项技术或实验方法上有“一招鲜”。
这样不仅“保了底”,而且有了跨学科的“本”,别的学科研究者也会更愿意与你合作。跨学科不是见异思迁,这山望着那山高,根本在于对自己从事的研究内容和所用方法精益求精,无论是本学科的还是所跨学科的。
最后,最重要的是把科学当作自身的追求,还是仅仅当作求名求利的敲门砖?
这是决定一个人科研志向的根本因素,道理显而易见,我就不再展开讲了,但这确实是最重要的一条。当下很多人不敢去跨学科,或者迈开了一步却走不下去,都是因为没有解决这一条。
夯实地基才能“跨越”学科
回顾我的科研生涯,由于数理化生的基础薄弱,等到需要做学科交叉研究时就感觉力不从心。所以,我殷切希望现在年轻的一代一定要把数理化生的地基打好,所谓地基就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地基的厚度决定将来交叉学科跨越的广度和科研成就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