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打算: “天平”倾向何端(2)
当然,“强基计划设置的面试环节也会排除一些‘干扰项’”。在李庆看来,以往自主招生的经验并不能一棍子打死,“师生见面”就是应当保留的好做法。
武汉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招生工作处处长王福对此表示肯定。他并不认同一些高校在校测环节不论专业差异,进行统一笔试的做法。“统一笔试无法考察到某一专业所需的特殊能力。”于是,在出炉的强基计划招生简章中,武汉大学等高校校测并不组织统一的笔试,而是将是否笔试的权力交给各专业决定,让他们在笔试、面试、实践操作三种方式中选择(最多两种),重点考查学生高考之外的能力,如志向、心智、承受力等。
程序至此,只是完成了强基计划人才选拔的第一关,录取后遇到的问题,更是前所未有的。
被动淘汰与主动退出
学生进入强基计划后,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制度设计上,从一开始便加入了动态淘汰机制。
其中,较为典型的是一部分高校实行的末位淘汰制,即末位20%~30%的学生将被淘汰出强基班,空出的缺额由拔尖班或普通班的优秀学生进行补充。
如果严格执行淘汰制,两三年后,原本进入强基班的学生有没有可能“大换血”?在受访时,高校招办主任们均表示“有可能”。尤其是实行末位淘汰制的高校,忽略了强基班的末位也可能是普通班更优秀的学生,这反映出部分高校在制度设计上并不够精细。
那么,“大换血”是否意味着强基计划选拔环节的失败?
王福认为,仅凭录取环节几十分钟的面试,很难一下子考核到位。入校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可能发生兴趣转移,对于人才的选拔并不能“毕其功于一役”。
强基计划的校内再选拔,也是借鉴了2009年就开始的“珠峰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做法。二者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从高考录取环节开始选拔,后者则是学生入校后开始选拔,取才的节点有一定差异。
这种以计划形式介入的因材施教,可能一开始很难实现科学选择。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告诉《中国科学报》,人才的成长有很大的偶然性。比如,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崔琦在香港中学读书时并不优秀,直到毕业后才显露才华。如果有一个类似的计划,他根本无法入选,又何来日后赴美留学,找到学科创新点?
实际上,国外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尤其是顶尖人才培养,并不做事先预判,而是在学习过程中多层“筛选”,通过鼓励学生参加一系列学术活动,将过程中的表现作为“筛选”学生的依据。“当然,筛选并不是由高校出面完成,而是依据学术活动本身,换句话说,这是专业领域的筛选。”储朝晖说。
如果强基班的学生发生兴趣转移,希望中途主动退出该计划,其“退路”也是有限的。
根据政策规定,学生只能换成强基计划的其他专业,或者经淘汰编入同专业的普通班;并不允许学生从强基计划专业直接换成另一专业的普通班,部分高校甚至不允许学生从强基计划退出后编入普通班,再转入其他专业。
金柏江表示,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一些考生以强基计划为“跳板”先进入名校,再转向其他专业。否则,“强基计划的方向容易走偏,变味为高考录取的一个批次,与选拔、培养基础学科人才的初衷毫无关联”。
但在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副教授侯定凯看来,更加符合人才培养规律的做法,应是给学生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
事实上,执行多年的免费师范生制度,就是因为入口免学费、出口限制择业自主性,备受社会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