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打算: “天平”倾向何端(4)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5-20 09:09:09
浏览

他补充说,与强基计划相匹配的标准不能要求考核“面面俱到”。以高校惯用的绩点考核方法为例,其看似是一个平衡的办法,实质上却是要求学生门门课程都不能失误,否则绩点就会掉下去。“这与特殊人才培养是相互矛盾的,高校不应当犯如此明显的错误。”

豪华阵容与人才产出

目前,高校给强基计划一般都配备了豪华阵容,本硕博连读、小班制、导师制、书院制、国际化、本科生进实验室……几乎国际上先进的教育机制都已应用于此。不少人也认可,优秀的学生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环境熏陶培养出来的。但是否阵容强大,优秀的基础学科人才就能脱颖而出呢?

显然不是如此。侯定凯举例,研究生、博士生教育采用的便是典型的导师制、小班教学,但眼下,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究竟如何呢?除了更低的生师比、更紧密的师生互动,还应有哪些配套体制机制,才能最大程度确保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质量,这值得强基计划设计者思考。

基础学科人才,尤其是顶尖基础学科人才的诞生,本来就是小概率事件。对于适合的人才,怎样助力他们成长?

储朝晖指出,在众多机制中,最重要的是导师制。“拔尖人才的培养,最关键的因素是找到学生的潜能、优势,沿着这个方向不断寻找机遇,而教育要不断配合他。这是导师与有某一方面兴趣的学生相互选择的过程。”

在储朝晖心中,强基计划的导师榜样是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叶企孙。作为一生培养出80位院士和众多科学家的卓越教育家,叶企孙有着强烈的“教育感”:一方面,敏锐、深度了解学生的天赋;另一方面熟知多学科前沿知识,能够将天赋适合的学生引导到对应专业的学科前沿,从而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强基计划需要很多有‘教育感’的导师才能够实现。”储朝晖说。问题是,高校中这样的导师足够多吗?

金柏江坦言,目前大部分高校并不足以做到有“教育感”的导师与学生一对一,但是一名符合该条件的导师,可以带多名强基计划学生,这又发挥了导师制和小班化的优势。

侯定凯指出,顶尖的学者不一定是强基计划学生的好导师。“顶尖人才脱颖而出,必然有合适的成长土壤。但从师生关系而言,只有当双方的兴趣、理念较好地耦合,才能产生人才培养的化学反应。聪明的年轻人往往富有个性,导师会觉得并不是很好带。年轻人与老一辈学者价值观等方面的代际冲突,也是需要处理的一对矛盾。”

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向强基计划学生的系统性倾斜,还涉及强基计划内外学生之间的教育公平问题。一般的观念默认好学校学生享有更好的教育资源,但这样就是合理的吗?

侯定凯认为,要重视强基计划带来的教育成果的溢出效应和资源共享,改革的受益面不应局限于强基计划内的师生,可以考虑将部分强基计划的课程向全校学生开放;让更多青年教师参与导师团队的相关工作等。这也是解决教育公平的一个对策。

“点的改革要实现面上的成果共享,否则孤岛式的教育改革方案与鼓励创新的教育生态将格格不入。”侯定凯补充道。

检验强基计划的人才培养效果,要留待学生走出校门后的10至30年后才能给出答案,而跃跃欲试的“吃螃蟹者”即将在今年9月入校。对于他们的到来,更多人正在“冷静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