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尺度农田,如何建?如何用?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6-01 18:14:23
浏览

 
 
高标准农田,如何建?如何用?  
 


高尺度农田,如何建?如何用?

河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        河南省土地整理中心供图

高尺度农田,如何建?如何用?

河南息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        河南省土地整理中心供图

高尺度农田,如何建?如何用?

江西省于都县高标准农田上的蔬菜大棚           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农田建设处供图

高尺度农田,如何建?如何用?

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农田建设处供图

5月22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惩处违法违规侵占耕地行为,新建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

去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指出,到2020年,全国建成8亿亩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到2022年,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以此稳定保障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到2035年,通过持续改造提升,全国高标准农田保有量进一步提高,不断夯实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基础。

建设高标准农田旨在“藏粮于地”,保障粮食高产稳产,让中国人的饭碗里始终装满优质的中国粮。

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专家们对实现目标充满信心。他们认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如何、如何平衡生态环境与农业生产、如何保障高标准农田的“高标准利用”等问题,仍然受到高度关注。

现状:“8亿亩”目标值得期待

专家们的乐观判断有着“硬核”数据做支撑。

我国从2011年开始创建高标准农田,据农业农村部对外公布数据,2019年全国新增高标准农田8150万亩,累计建成面积达到7.2亿亩左右,且平均每年新增8000万亩。

“今年新建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就包含在8亿亩的既定目标之中。”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所长杨鹏告诉《中国科学报》。

那么,高标准农田的建设目标为什么是“8亿亩”“10亿亩”?

“高标准农田是利用多种措施克服现有耕地中限制粮食生产的障碍因子后产生的,其建设面积将与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需求、水土保障能力相适应。”杨鹏说,高标准农田建设后耕地质量有普遍提升,亩均粮食生产能力提高约100公斤。

在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副主任郧文聚看来,关于建设面积,理论上是越多越好,但关键问题在于现有耕地究竟有多大面积(比例)能够满足高标准农田要求。“应该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高标准农田能建尽量建。不过从潜力来看,到2022年全国能满足条件建成高标准农田的确有10多亿亩。”

高标准农田从何而来?郧文聚表示,主要来自现有耕地,且在分布上与水土资源条件良好的地方相一致,其建设基础相对成熟。“在质量上,由于过去标准不一,导致各地参差不齐,好在现在有了国家标准(即《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还有一些地区需要‘补课’。”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凤荣也表示,高标准农田主要来自现有耕地。在他看来,高标准农田就是能够满足区域内主要栽培作物高产稳产生长需求、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可持续利用的农田。“但不见得(《通则》)定义中的所有标准全部都需具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