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尺度农田,如何建?如何用?(2)
张凤荣告诉《中国科学报》,比如,水浇地和水田一般是旱涝保收的,且一般地块也大,再加上“靠天吃饭”但基本“风调雨顺”的旱地,或是将一些旱地再改成水浇地,使其在欠水年份也能够得到灌溉补充水分,这些都可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已经质量很高的耕地,也还是需要进一步建设或维护的,比如道路、沟渠等农田基本设施。”张凤荣说。
平衡:种粮?种经济作物?
通常,水土资源条件较好的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同时也最适宜建设高标准农田。
前几年,郧文聚在地方调研过程中发现,南方一些较为发达城市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确实与经济发展相冲突了,当地甚至有想要不建的念头。
在郧文聚的建议下,有些地方最终保留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用地。“不建确实是很可惜,有的还在满足高标准农田条件的田里种了树。”郧文聚说,“高标准农田不应该只集中在某几个省,应该是每个省每个地方都有,至少市级地区都应该有高标准农田。”
在张凤荣看来,高标准农田应主要分布在诸如黄淮海平原、长三角、珠三角、两湖平原等自然资源禀赋条件好的东部湿润平原区。“但由于建设占用,也包括植树造林,东部地区的耕地越来越少,耕地重心越来越向西北迁移。而且东部地区减少的耕地大多数是高标准农田。”他对此表示担忧。
同时,他也注意到,很多已经非粮化种植的耕地依然登记为“可调整”耕地类。很多高标准农田不但种了经济林,有些还是杨树、松树等生态林。
在他看来,种水果或许无可厚非,它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标志性食物。“最令人担忧的是种生态林,因为那些林木不再产生食物,且我们人均耕地少。”张凤荣指出。
政府建好高标准农田之后,把农田交到农民手上,种什么的主导权则由农民自己来决定。
根据“藏粮于地”的宗旨,“高标准农田主要用于粮食生产,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杨鹏说,建设高标准农田能够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可以使用更少的耕地生产更多的粮食,从而为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留出空间,总体上提高农民收益。
杨鹏认为,高标准农田不调整农业生产关系和耕地权属,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仍由原本业主或农户经营。目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可申报建设高标准农田,国家将给予适当补助。由于建成效果良好,新型经营主体流转意愿更强,流转租金也相对更高,农民资产性收益相对上涨。
“政府应当出台配套措施,引导种粮,比如采取高标准农田种粮补贴形式等。”杨鹏说。
张凤荣也表示,“还是要真正的农民来种,种地不是什么高科技,绝大多数农民都会种好地。高标准农田应该回归其自然资源的本质属性。但政府部门要多帮助农民怎样种好地。”
“不能为了土地流转而流转,如果农民工找不到非农工作,就不得不回家种地。而土地流转后,就没有了社会经济基础。”张凤荣说。
张凤荣强调,原则上,农民种粮或种经济作物都可以,有利于农民增收而且又不破坏耕地的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就应该支持。“但绝不能容许在高标准农田上挖塘养鱼。养殖是利用光合作用产物的再转换,而转换过程导致能量损失,使土地遭到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