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珠峰故事(3)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6-04 07:03:00
浏览

由于海拔高,缺氧严重,人的思维变慢,经常迷迷怔怔。平日里雷厉风行的记者们,来到这里也不得不放慢节奏。采访时多走几步就会喘个不停,写稿时大脑反应迟缓,话到嘴边偏想不起来。人脑不行,电脑也“掉链子”,打开一个文件需要十几秒钟,打一个字要几秒钟后才显示。电脑运行慢,耗电却极快。一块充满的电池,平时能用几个小时,在这里只能用几十甚至十几分钟。

即便如此,在珠峰大本营的30天里,徐永清没听到过一句抱怨,所有工作人员都以积极昂扬的姿态各司其职。当年在珠峰上奋斗的激情,让徐永清至今难忘。

更让高登义难忘的是,人们对科学探索的执着追求。“登山时,很多队员会从珠峰顶部至北坡大本营每隔500米左右就采取冰雪样、岩石标本和土壤样品等,为研究珠峰地区环境背景状况提供了极其珍贵的标本。”

已经80岁的高登义至今还清楚地记得,一次下山时,登山队员王鸿宝由于极度疲劳和饥饿已经昏迷了,但当他见到科考队员时,立刻挣扎起来,用手指向他的登山背包,说了声“标本”,随即又昏迷了过去。

“我看见他所取得的各种标本上都清楚地标记有采样日期、地点和海拔高度时,面对昏迷不醒的他,可以想象,他是在多么困难的条件下在为科学奉献啊!他和其他为了科学事业而奉献的登山队员一样,永远值得我们崇敬!”高登义说。

如今,在登顶珠峰的过程中,北斗卫星系统、冰雪探测雷达、天顶仪、重力仪、峰顶觇标、超长距离测距仪等国产“黑科技”不断涌现,登顶画面可以通过5G信号直播到亿万个屏幕上……科技日新月异,而亲历者们的探索和奋斗精神一如始终。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