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铃:抓特色产业树文明新风 擘画一幅有凤县特色的乡村振兴图景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10-12 09:15:01
浏览

地处秦岭南麓、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0.4%的陕西省宝鸡市凤县,近年来聚焦“绿色振兴、追赶超越”主题,稳步走在实现“特色农业”“旅游效益”“生态工业”“就业创业”“品质民生”五个“倍增”的路上。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梯次推进,人民网推出“乡村振兴·中国力量”系列访谈。本期访谈邀请到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县委副书记、县长蒋铃。蒋铃在访谈中介绍说,凤县始终把建设宜居宜业、百姓幸福的新乡村作为重大责任和历史使命,并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优化治理方式、提升乡风文明等方式逐步迈上新阶。

坚持“一网四化” 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2022年,凤县被确定为陕西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县。据蒋铃介绍,为持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水平,凤县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谋划基层治理创新,构建了“一网四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制。其中,“一网”即网格服务管理体系,“四化”即组织建设规范化、乡村产业特色化、为民服务常态化、基层治理精细化。

“同时,我们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乡村治理工作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创立了‘红小凤’志愿服务品牌,建成了‘七彩凤县智慧管理平台’,依托城乡21个网格,建立了三级微信群,让各级干部进群入网,和群众面对面,实现干群零距离、服务零障碍。”蒋铃说。

优化乡村治理离不开有力的人才支撑。蒋铃表示,近年来凤县培养造就了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一手抓本土人才培育,一手抓外来人才引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夯实了人才基础。

关于凤县留才、育才、引才的方式,蒋铃做了详细介绍。一是让本地的人留得住。凤县培育打造“凤县麝工”“双镇椒工”“平木药工”“永安建工”“凤州椒果匠”“坪坎矿工”等20余个县镇村三级劳务品牌,让群众实现在家乡“留得住、能致富”;二是让出去的人走回来。打好“亲情、环境、服务”三张牌,以乡情、亲情、友情为依托,提供土地、资金、荣誉、岗位、税收等五大补助,吸引在外的凤县人返乡创业;三是让高层次人才愿意来。加大产学研合作,全力支持凤县花椒实验站建设,搭建合作桥梁,吸引外来专家和企业来凤县做科研、谋发展。

发展特色产业 拉动乡村振兴引擎

“谈到特色产业,不得不说说凤县花椒和林麝这两块越擦越亮的招牌。”蒋铃介绍说,凤县将大红袍花椒、人工林麝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首位产业。现阶段,凤县的林麝存栏量达到3.5万头,麝香产量达到180公斤,约占全国70%以上;全县花椒留存7.3万亩,年产干花椒4300余吨,产值达4.7亿元。

在蒋铃眼中,近年来凤县聚焦的“一椒一麝”特色产业,在不断完善产业发展方式的同时,也为群众增收带来新突破。

据介绍,为了促进花椒产业高质量发展,凤县进行了深入思考、全盘布局。一是强化科研支撑,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建设花椒试验示范站,直面花椒产量易受气候影响的难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二是实施椒园托管模式,椒农将花椒园托管给村集体经济组织,村集体经济借助社会化专业化力量,提供“耕、种、管、收、储、销”一条龙服务,缓解椒农无劳力、无技术、无资金等头疼事。三是壮大产业链条,培育花椒深加工企业,开发芽菜酱、花椒油、花椒茶等系列产品,加快建设凤县花椒精深加工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