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强制性国标为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建设“立规矩”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01-01 07:51:01
浏览

小字号

  新华社北京12月31日电(记者邹多为)2024年1月1日起,我国首个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建设强制性国家标准《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建设技术规范》正式实施。该标准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建设拥有了国家层面的执行标准。

  这是记者12月31日从海关总署获悉的。

  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是世界卫生组织对缔约国口岸公共卫生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国际卫生条例(2005)》中明确,缔约国应在指定的机场、港口和陆地口岸,具备监测发现、科学预警、有效应对公共卫生风险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具体来看,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建设内容包括口岸卫生检疫监管,食品、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环境卫生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等多方面内容。

  海关总署卫生检疫司一级调研员杨光表示,该核心能力建设对于筑牢国家生物安全屏障和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打造卫生安全的口岸环境的同时,也能有效提升进出口贸易的便利化水平。

  据了解,我国于2009年正式启动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建设。目前已有273个国家开放口岸达到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建设要求,建立了动态管理机制。

  杨光表示,下一步,海关总署将尽快配套发布强制性标准的释义和量化考核指标,推进该标准在全国所有开放口岸落地实施。同时积极向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中国标准、推广中国经验,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提升我国在国际公共卫生治理方面的软实力及话语权。


(责编:袁勃、赵欣悦)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助力乡村振兴 信托业积极探索“定点帮扶+慈善信托”模式     人民网北京12月31日电 (记者杜燕飞)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信托行业积极探索新模式、新路径、新机制,提升慈善信托在定点帮扶、对口支援以及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各地加快能源工程建设 确保新能源“供得上”“送得出”“用得好”     当前,正值迎峰度冬能源保供关键期,一大批新能源、电网配套工程以及抽水蓄能、重型燃机等项目建成投产,既保障新能源“供得上”,又保障新能源“送得出”,更保障新能源“用得好”,在推动地方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助力能源保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8.5亿千瓦,同比增长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