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发展“绿”意浓 增强美丽中国建设创新活力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01-26 10:35:02
浏览

小字号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无废城市”“零碳示范村”“超低碳产业园区”……近年来,我国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之路,建设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为美丽中国建设注入创新活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生命力”。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意见》指出,要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加快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农业等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加强绿色科技创新,增强美丽中国建设的内生动力、创新活力。

突出重点 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意见》强调,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碳排放强度显著下降,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严刚说,“‘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交通结构偏公路’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也是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的‘痛点’所在。”

对此,《意见》明确,统筹推进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严刚认为,“重点领域”指的是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大的行业和领域,如钢铁、建材、石化等工业领域,以及交通运输、城乡建设和农业领域,亟须改变“高消耗、高排放”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为减污降碳贡献力量。

中国环境学会海洋生态安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李道季认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是我国生态环境发展的重要需求。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关键在于推动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严刚建议,应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优化能源结构。充分发挥我国在工业体系方面独立完整的优势,为低碳和零碳技术提供实验平台,深入实施工业领域电气化,引领产业绿色转型。

创新驱动 为绿色低碳转型做好科技支撑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关键在于加强绿色科技创新。

“近年来,我国加快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从多个方面入手,为绿色低碳转型构筑了坚实的政策保障。”严刚表示,创新驱动发展是重要的国家战略,在解决减污降碳协同治理产业发展转型困难、治理技术缺乏等短板问题上的作用尤为显著。

“鼓励技术创新,既要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引导多主体自发进行创新;也要保护好知识产权,让创新不再有‘后顾之忧’。”严刚指出,一方面,要加大绿色技术财税金融支持,综合应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等方式支持绿色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另一方面,将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手段应用于绿色技术创新专利、商标和评价等业务,提高知识产权的转化利用效能。

依靠技术创新,我国电力、钢铁、水泥等行业成功实现了超低排放改造。数据显示,2010年至2020年,全国电力行业单位发电量常规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下同)下降80%,钢铁行业吨钢污染物排放绩效下降68%,水泥行业吨水泥污染物排放绩效下降42%,焦化行业吨焦污染物排放量下降80%,石化行业单位原油加工量污染物排放量下降72%,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未来,应进一步加强政策标准等引领支持,加速绿色低碳技术研发示范,加快技术产业化进程,培育形成新的绿色低碳经济增长点。”严刚说。

推进“双碳” 构建运转高效、有序的全国碳市场

1月22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自愿碳市场与强制碳市场互补衔接,共同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