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来之不易 丰收成色十足(经济新方位·中国农民丰收节特别报道)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09-21 06:07:01
浏览

丰收来之不易 丰收成色十足(经济新方位·中国农民丰收节特别报道)

 

  海拔216米
  青冈县的鲜食玉米田。
  段洪伟摄(人民视觉)

 

丰收来之不易 丰收成色十足(经济新方位·中国农民丰收节特别报道)

 

  海拔45米
  种业公司工作人员查看大豆生长情况。
  赵 威摄(人民视觉)

 

丰收来之不易 丰收成色十足(经济新方位·中国农民丰收节特别报道)

 

  海拔162米
  温明生查看水稻长势。
  本报记者 王 丹摄

 

丰收来之不易 丰收成色十足(经济新方位·中国农民丰收节特别报道)

 

  海拔600米
  眉县的猕猴桃。
  新华社记者 蔡湘鑫摄

 

丰收来之不易 丰收成色十足(经济新方位·中国农民丰收节特别报道)

 

  海拔446米
  丹棱县的水稻田。
  陈春光摄(人民视觉)

 

丰收来之不易 丰收成色十足(经济新方位·中国农民丰收节特别报道)

 

  海拔4000米
  江孜县的青稞田。
  本报记者 徐驭尧摄

 

丰收来之不易 丰收成色十足(经济新方位·中国农民丰收节特别报道)

 
 

丰收来之不易 丰收成色十足(经济新方位·中国农民丰收节特别报道)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农业强国建设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迈出坚实步伐。

  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稻田金黄,玉米丰硕,瓜果飘香……处处是喜悦的丰收图景。

  丰收来之不易。从东北平原到青藏高原,从黄河冲积平原到长江中下游平原,从秦岭山地到四川盆地,广袤的土地孕育多样的农作物,各地因地制宜,农民辛勤劳动,努力克服极端天气带来的挑战,用汗水浇灌希望。今年,夏粮实现增产,早稻保持稳定,秋粮有望再获丰收。

  丰收成色十足。“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深入实施,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截至2023年,全国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登记总数达到7.5万个。蔬菜水果品种琳琅满目,居民的“菜篮子”“果盘子”更加丰富。

  欢庆丰收,感受乡村全面振兴的新气象。学好用好“千万工程”经验,广大农村地区充满生机与活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稳步向前,农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欢庆丰收,激扬奋进的力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新时代新征程,亿万农民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本报记者  常  钦)

  东北平原,黑龙江青冈县

  玉米科技锁鲜,只用3小时

  本报记者  方  圆

  一穗玉米从田间到生产线,完成“锁鲜”要多久?在黑龙江绥化青冈县万德福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答案是3小时内。

  眼下,东北平原的玉米正是采收时节,合作社负责人阮万超忙得团团转。“种植基地和加工厂区紧挨着,合作社8000亩地,5台采收一体机械在田间运转,每天最多能收90万穗鲜食玉米。采摘完成后,即刻送到厂区,加工锁鲜。”阮万超紧盯玉米加工流水线作业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