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向平院士:如何走出科技评价体制的盲区(2)
然而,一切都只是呼唤和呐喊,大大小小、各种形式的讨论都终结于无奈,那个期望中的科技评价体制始终没有被这么多有识之士“千呼万唤始出来”。
于是乎,职称和项目的评审,我们还在简单地计算着论文和引用的数目,甚至非近五年而不取;人才帽子的界定,我们仍然在热衷于引进“洋”博士或博士后,“土”的压根就不在考虑之列;重大科技计划的实施,我们还在数数论文和专利就可以给出从“跟跑”一跃而“领跑”世界的结论;科技论文,发表十篇《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仍抵不过一篇《自然》和《科学》,后者依旧被捧为科技期刊的“圣经”;绩效工资,简单地累计SCI论文数目加上项目总金额的提成;获得博士学位,没有SCI准不成,至于何种类型的SCI期刊早已无人问津。
去年夏季,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明确要求人才评价、项目评审和机构评估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
然而,指导性的意见并未真的落实于实际的评价中,掌握生杀大权的依旧是改革开放后期二十年的专家学者,不唯论文和奖项之后的评价标准怎么制定,让目前的评价体制显得更见迷茫和无据可依。
《自然》的神圣,SCI的地位,H因子的价值,“帽子”的光环,奖项的分量,依旧显性或隐性地贯穿在目前科技的评价体系中,人们习惯了的且已根深蒂固扎根在脑海里的标准从根本上并未动摇,甚至走得更加遥远。
人们不禁要问,既然现行科技评价体制是制约我们创新发展的障碍,既然上下一致呼吁要对科技评价体系进行改革,那么为什么我们仍然举步维艰,难见成效?
的确,我们已经进入了科技评价体制改革的深水区,是到了反思和剖析其背后深层原因的时候了。
缺少文化自信之评价标准
我们从一些习惯了的现象说起。
在人才和奖项的评价中,面对一篇《自然》或《科学》的论文和另一篇《中国科学》或《科学通报》的文章,所有评委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前者,我们习惯了前者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我们自然地认为,《自然》或《科学》的文章是被国际公认的成果,而《中国科学》或《科学通报》的论文都是自己在家里闹着玩。
总书记号召我们“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今天我们真的做到了,但是却把论文发表在了国外的期刊上!
今年院士增选,强制要求十篇代表作须有一篇国内期刊的文章,实属无奈之举,但从根本上无法扭转科技论文外流的现象,这还不计用于支付版面费的大量外汇。
在各类科研的项目申请和立项中,我们常常发难:美国人都没做我们为什么要做?美国,不自觉地成了我们科技项目选择的参照门槛。我们习惯性地认为,美国人不做,外国人没有,这个项目就肯定没有立项的必要和研究的价值。
在各类人才和项目竞争中,我们总在质疑答辩人:外国人是怎么评价你的成果?外国人又是怎么引用你的论文?因为只有外国人说好,我们才敢相信是真的好。
我们不仅怀疑自己,还在怀疑我们的同胞。我们的评价标准是建立在国外特别是美国认可度的基础之上的。
相反,美国人何曾以中国科学家的引用或评价作为晋升或评奖的佐证?如果真的那样,效果可能恰恰是相反的。
我们骨子里缺少的就是那份自信,对我们自己文化的自信!
缺少文化自信之人才“帽子”
我们再来看看人才帽子的灰色利益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