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向平院士:如何走出科技评价体制的盲区(4)
只有当人才的“帽子”回归荣誉称号的本来面目,只有当全社会都满怀自信地学习却又不是供奉各类优秀科技人才,我们的科技人才计划才能为社会所尊重,并为科技进步带来正能量。
缺少文化自信之项目考评
我们已经习惯了一个科研项目的执行期一般为五年,考虑到财政年的滞后和准备结题验收,项目实际执行期大约四年左右。
除了繁琐的申请报告、实施方案、财务预算外,经费到账三个月左右我们就会被要求提交第一份年度进展报告,随后便是两年期要应付的中期检查,最后是五年期的结题验收。
众人皆知,三个月内要一个基础科学研究项目出成果就是忽悠,但我们提交的年度报告真的有了成果和进展,这一点大家心知肚明,因为这个所谓的成果与实施的项目一毛钱关系也没有。
两年后的中期检查,每一个项目都整齐地列出了诸多创新亮点,世界独具。五年后的项目结题,每一项目都取得了国际一流的成绩,并在该领域处于领跑(最少也是并跑)的地位。
如果这一情况属实,则通过每一个项目的实施,国人早就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全面领跑世界了,世界科技强国早就非我莫属了!
我们被要求自捧,否则主管部门不悦,没有人敢承担五年作不出成果的责任和后果,实事求是的汇报会被认定为首席科学家不作为或团队协作不得力,为了结题争优,我们不得不拔高自己所谓的发现和成绩,看不出进展或进展缓慢的项目得到后续支持的可能性为零。
我们已经无法容忍基础科学领域一个研究课题五年无进展的事实,宽容失败只是评委们和领导们脑海里曾经闪过的一个滑稽名词。
为了科技界各行各业大大小小项目的闪亮,我们不惜制造了数目众多的论文,跃至世界科技论文之老二。我们曾天真地认为,数目的增大总会引起质的变化。
然而,三个臭皮匠能顶一个诸葛亮的故事在科技论文上似乎永远不成立,3篇烂论文不管何时何地都永远会是3篇臭文章。
项目的考核机制让我们为世界论文数量的增大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却丝毫没有撬动自然科学的根基,也没有推动基础科学的进步。
2016年春节期间,引力波的发现触动了科技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们的神经。
耗时30年的一个项目且无中间结果,在中国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实施下去的,然而别人做到了,诺贝尔奖也拿到了。
我们随后也急着部署了一批引力波项目,一夜之间涌现出一大批引力波的专家学者。然而在“第一发现”已经取得的情况下再大的投入和动作,都已经失去了科学上开拓性的意义。
我们科技管理体系造就的短周期、重数量、逼成果式的项目考核机制,表面上看,是违背了自然科学探索的基本规律,而实质上却是缺乏文化自信的典型表现。
我们已经不敢放心和放手地让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回归原本的自由探索模式,我们给基础科学研究瞄准科学前沿的发现规定了时间、任务、模式,还规定了标准,我们已经缺失了对科技工作者的最基本信任和对科学探索的应有尊重。
科学探索之路的成功者,屈指可数。
大多数的科研人员用毕生的努力都未能摘取科学发现皇冠上的明珠,但却整体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信任,构成了社会对科研活动的坚实基础。容错,也是社会对科研活动的基本遵循。
相应的,自信,是科学家的独特素质,也是科学家的基本修养。社会的信任和科学家的自信,构成了自然科学探索之路并且是取得突破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