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网络空间国家认同的建构机制

光山新闻网 刘斌 2019-04-24 10:06:14
浏览


 
移动网络空间国家认同的建构机制  
 

移动网络空间国家认同的建构机制

国家要平衡个体、社会、国家的理性需求,避免国家权力的滥用,实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追求的和谐统一。

政府权威不是来自恐吓与威逼,而是建立在民意基础上的政府信任,进而整合认同矛盾与冲突。移动网络空间公民的信任水平高低直接决定着政府权威的可靠性。

■陈联俊

互联网迅猛发展,深刻改变着舆论生成方式和传播方式,改变着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移动网络空间是建立在移动互联网络技术基础之上,人们交往实践活动的虚拟共同体。移动网络空间中的国家认同面临着信息化变革的挑战与机遇,不确定性和非均衡性成为常态,如何对其进行有效建构,增强网络空间国家凝聚力,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国家治理的重要命题。

移动网络空间中

国家认同的变化

移动网络空间,中现实社会的身份地位被移动网络技术隔断,媒介技术对社会结构进行重组。移动网络技术提供了主体交往的新型信息平台,主体在移动虚拟空间的活动是现实人实践活动的延伸。在移动网络空间中,虚拟与现实关系形成了交叉渗透,虚拟场域中融入现实元素,现实场景中有虚拟技术,虚实界限逐步融合,技术生活化程度不断加深。移动网络技术使得人际互动更加频繁,全方位地渗透到感性生活中,主体感性实践越来越依赖于移动互联网技术提供的便利条件。

主体在不同的移动场景中被改变思想意识,移动网络空间中意识形态多元、多变、多向性特点更为突出,权力、利益、文化的角力较量成为网络信息传播的重要推手。在无边界的移动网络空间中,意识形态的载体各不相同,微信、微博、QQ、视频、游戏、直播、网站、论坛等都会成为意识形态传播载体,进而改变国家认同。

移动网络空间国家认同变化机理体现在:第一,认同环境。移动网络空间国家认同环境是数字符号空间。“国家”这一概念的传统要素正在发生改变,地域性特征消失,人口混合化程度增加,主权界限模糊。国家认同的物质载体转变为信息载体,认同场景的流动性特质明显。在虚拟认同环境中现实的行政管制、信息封锁、话语统治等手段逐渐失效,国家认同面临信息环境改变的挑战。第二,认同条件。移动网络空间中的国家认同需要不同的条件,尤其是主体之间的交流互动以及多因素的相互作用。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从绝对主体性向交互主体性转变,主体的强目的性向相互依赖性转变,主体关系以主体间性交往形式表现出来。移动网络空间中国家认同变化是技术和社会的多重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第三,认同情感。移动网络空间中认同情感的地域依托已经消失,内在的精神支柱濒临瓦解,外在的依恋转化为内在的信念,个体从“本体性安全”走向“本体性焦虑”。第四,认同心理。移动网络空间国家认同分为内化与外化两个阶段。在内化阶段,多样化信息通过移动网络技术随时影响公民自身,公民逐步接受信息、分析信息、转化信息,形成认同价值。在外化阶段,公民通过移动网络技术随时进行信息传播,与外界环境进行信息互动,通过信息输出、信息传播、信息交换,改变认同环境。

移动网络空间中

重塑国家认同如何可能

在移动网络空间中,网络技术将具有相同利益诉求和价值观念的群体集中起来,开展不同类型的网络活动,具有仪式性质的活动逐渐成为感性意识形态的表达渠道。一是社交分享。在社交分享仪式中,实质就是将意识形态从个体体验转化为群体感受,在这种分享仪式中,借助的是人群信任关系,使得意识形态传播获得更大的转发率和认同度,克服传统理性意识形态传播的盲目、低效和指令性。在社交分享仪式中,群体意识参与意识形态的创造过程,通过群体思想合力对意识形态进行再加工。二是集体行动。移动网络空间集体行动的实质就是潜意识中的身份认同建构,参与集体行动的群体无形之中形成价值共识,发出共同声音,尤其是在政治粉丝群体中,对于意识形态的感性表达更充分,甚至可能出现“群体极化”现象。三是自拍影像。在移动网络空间中,主体可以通过自拍影像方式来反映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通过移动终端对意识形态感性形式的传播及时、直观、丰富和生动,改变意识形态人际传播的时空局限和思辨模式,从广泛意义上加速和扩大了意识形态的信息权力影响范围。而且,在个体的感性影像中,深刻地体现出主体的情绪变化和心路历程,在意识形态的心理共振功能中的价值不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