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科考:只为心中那座高地(4)

光山新闻网 王林 2019-05-17 10:14:36
浏览

2018年10月29日晚上8点,邬光剑的手机突然响起,他接到姚檀栋紧急通知,位于西藏林芝地区米林段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再一次发生了冰崩堵江事件,堰塞湖水位正在快速上涨,要求他和其他人员立即赶往灾害发生现场。当天深夜,邬光剑等人就赶到了成都,第二天飞到林芝,到达灾害现场。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成立后,这位从事冰芯研究近20年的科学家开始接受来自跨学科的新挑战。

同样的挑战,也摆在长期从事青藏高原山地灾害研究的崔鹏面前。“以前我们主要关注灾害的动力学过程、动力学机理,主要从灾害的物理、过程角度做理论上的研究。加入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后,应更强调为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的科学问题作贡献。”加入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后不久,崔鹏对团队成员说。

他们的策略是,在过去的山地灾害研究中,增加“气候变化”这个维度。“气候变化的灾害响应”这一国际科学热点,成为崔鹏课题组研究的新方向。

几年下来,他们关于气候变化对灾害形成的影响及其对未来灾害发展趋势的一些预测,不仅攀上了世界科学高峰,也为国民经济发展立下汗马功劳。崔鹏等人发现,作为“高山区”,青藏高原对全球升温敏感,也是全球升温的“放大器”。最容易发生的灾害,便是冰雪消融后的“冰崩诱发冰湖溃决洪水与溃决性泥石流”。

2017年11月18日,位于西藏米林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内发生6.9级地震。崔鹏课题组对震后地质灾害进行系统调查后,认为震区出现“堰塞湖——溃决洪水——泥石流”灾害链事件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并预测“在未来几年内,此处发生大规模泥石流事件并堵江的概率很高”。研究人员在学术会议上发表预测结果的同时,也向国家和地方的相关部门提交了报告。

丁林也深深体会到跨学科的优势。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成立后,他带领课题组从传统的地质研究,转向一种可以称为“大地学”的研究——关注六大圈层运动,甚至借鉴了生物学手段。

在与化石界顶尖专家切磋多次后,他带领的课题组开创性地对一种叫作“介形虫”古生物壳体内的同位素氧做了检测,与相关数据对照,确认青藏高原南部的冈底斯山比喜马拉雅山更早隆起。

“以前,从来没有想过青藏高原的隆升历史,还可以用古生物留下的痕迹去书写。”丁林说。

短短几年,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硬核”的成绩纷至沓来——在《自然》《科学》等刊物上发表了20多篇高水平论文,研究成果入选地学十大科学前沿第一方阵;201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依托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编写的《西藏高原环境变化科学评估》报告被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六次西藏工作会议的讲话引用;吴福元和丁林分别于2015年和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檀栋获得被誉为地学界诺贝尔奖的“维加奖”;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启动并取得首批成果……

“国际引领”的目标也在逐步实现。姚檀栋联合朗尼·汤姆森和德国科学院院士沃尔克·莫斯布鲁格(Volker Mosbrugger)发起“第三极环境(TPE)”国际计划,由中国科学家主导,增强了中国科学家在这一领域的主导话语权和引领地位。如今,7个TPE分中心与25个国家的66个机构建立了长期深度国际合作。

未来:率先改革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