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科考:只为心中那座高地(5)
2019年1月9日,陈发虎从党和国家领导人手中接过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的证书,获此殊荣的项目是他领衔完成的“亚洲中部干旱区多尺度气候环境变化的特征与机理”。这是他科研生涯中的第二个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他带领团队围绕“亚洲中部为什么会变得干旱”这个科学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气候变化特征“西风模态”,并论证了这种特征在亚轨道—千年—百年到年代际的不同时间尺度上是适用的。
几个月前,陈发虎刚刚从姚檀栋手中接过“接力棒”,担任新一任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主任。最近,“转战青藏高原”,成了他的“口头禅”。
事实上,陈发虎带领课题组已经在环境考古和环境变化方向,对青藏高原开展过较深入研究。2015年,他们在《科学》上发表成果,提出新石器人群在距今5200年前首次大规模在青藏高原东北部海拔2500米以下的河谷地区定居,主要种植粟黍为生;距今3600年前后开始常年定居在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主要依赖麦类作物的种植和畜牧业为生。这一发现,厘清了青藏高原史前人群定居的历史轨迹。这项成果在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
上任后,陈发虎面临的第一个难题便是研究领域的调整。这些年,作为地理学家的陈发虎明显感到国际上地球科学的变化。“地球是一个整体,任何一个区域的变化都会影响局部甚至全球,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的研究领域方向应当调整。”这是他和卓越中心领导班子的感觉。
从前,四大研究领域以“多圈层相互作用”为主线划分逻辑层次。事实上,多项科研成果已经完成“青藏高原多圈层相互作用的动力链”,这一动力链融合了青藏高原深部圈层、地表圈层与大气圈层的关键节点。
但是,按照如今的观点来看,“多圈层”视野仅立足区域,青藏高原研究要面向全球,还要面向国家战略。陈发虎认为,要从科学家感兴趣的纯基础研究转变成能够为国家战略服务的基础研究。
经过深入研讨,过去的4个领域方向调整为新的4个领域方向,包括大陆碰撞—隆升及成矿作用、高原隆升及环境与灾害影响、西风—季风相互作用与水资源、高原生态环境与人类适应。
“在先导专项的支持下,卓越中心的研究视角将逐渐从青藏高原区域到全球,从基础前沿研究,到应当考量国家战略需要,预期并争取引领国际第三极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提出第三极资源环境优化利用方案、建成第三极气候与环境变化研究的国际人才高地、为国家战略的三极大计划的启动实施奠定坚实基础。”陈发虎代表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所有科学家说出了对未来的期许。
战略方向、研究方向、人员结构、经费来源……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将不断面临变化与挑战,唯一不变的,是科学家们对青藏高原的无限神往和无比热爱。
研究人员在西藏塔若错钻取岩芯。
科考队员在风雪中运输冰芯。
科考队员到达海拔6700米珠峰北拗地区开展考察研究。
本版图片均由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提供
《中国科学报》 (2019-05-17 第4版 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