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正作家眼里该如何破题 余华说:很难为读者写作

光山新闻网 刘洋 2019-06-08 10:07:20
浏览

  对于2019年浙江高考的这道作文题,喊难的人有,但叫好的人更多。朋友圈有人在第一时间发言:“在这样重要的节点让考生思考,我为谁活?这样的题目很不错。”

  也有语文老师点评,这个作文题无非是要“认识你自己”。你想走怎样的路,做怎样的人?真正想要回答好这个问题,是一辈子的功课。

  记者也猜想,这是让考生多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作家应该为读者写作,还是为自己写作?这道充满辩证性的作文题,仿佛更该是抛给作家的一道题目。他们会怎么回答呢?

  新少年作文赛总评委余华说

  很难为读者写作

  作家余华是钱江晚报新少年作文大赛连续三届总评委,看过很多学生习作,对于学生作文也颇有见解。昨天,他也谈了自己对“作家”和“读者”这个问题的看法。

  “经常有人来问我,你是否为读者写作?这个是没法回答的。”余华对钱江晚报记者说,“我的读者不止一个人,读者都是不认识的人,你无法征求读者的意见。在这种情况下,作家是无法为读者写作的。”

  不过,他又说,作家又肯定是为读者写作的,这个读者就是自己。

  余华相信所有有过写作经验的人,都有一个明显的感受:写着写着觉得写得不好。而当你在修改时,你自己就是一个读者的身份,在帮你把握分寸。

  在他看来,这个读者非常重要。“如果这个读者读的都是托尔斯泰、鲁迅、欧阳修或者海涅这样优秀作家的作品,那他肯定是非常优秀的读者。在看自己写的东西时,他就会不断地质疑,逼着自己写得更好。好的阅读才能产生好的写作。”

  “写作跟人生是一样的,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不知道将来会写什么。”余华的这句话,或许很契合昨天的浙江高考作文题。

  余华谈自己的高考

  落榜后开始写作

  余华曾经把自己的高考经历写成一篇《19年前的一次高考》。他是1977年高中毕业的,刚好遇上恢复高考。“那之前只有工农兵大学生,就是高中毕业以后必须去农村或者工厂工作两年以后,才能去报考大学。当时我们心里都准备着过了秋天以后就要去农村插队落户,突然来消息说我们应届高中毕业生也可以考大学,于是大家一片高兴,都认为自己有希望去北京或者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生活,而不用去农村了。”

  余华记得,当时在高考前就填写志愿了,班上有几个同学填写了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成为当时的笑话。“不过那时候大家对大学确实不太了解,大部分同学都填写了北大和清华,或者复旦、南开这样的名牌大学,也不管自己能否考上,先填了再说,我们都不知道填志愿对自己能否被录取是很重要的,以为这只是玩玩而已。”

  “我没有考上大学,我们那个年级的同学中,只有三个人被录取了。”所以,同学们在街上相遇的时候,都是落榜生,大家嘻嘻哈哈地都显得无所谓,落榜的同学一多,反而谁都不难受了。

  后来,余华就没有再考大学,“先在卫生学校学习了一年,然后分配到了镇上的卫生院,当上了一名牙医。我们的卫生院就在大街上,空闲的时候,我就站到窗口,看着外面的大街,有时候会呆呆地看上一二个小时。后来有一天,我在看着大街的时候,心里突然涌上了一股悲凉,我想到自己将会一辈子看着这条大街,我突然感到没有了前途。就是这一刻,我开始考虑起自己的一生应该怎么办?我决定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于是我开始写小说了。”

  语文名师说

  与去年“浙江精神”一脉相承,旨在建构学生的人文精神

  边建松:诸暨市草塔中学语文老师,绍兴市名师、学科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