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捕鱼人到船模匠人 浙江手工艺人镌刻海岛渔文化记忆
中新网舟山7月28日电(林波 何蒋勇)舟山渔港潮起潮落,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黄龙乡峙岙村村民刘永岳从出生起便枕着大海的涛声入眠,从最早的木结构渔船千帆竞发到如今的钢质渔轮首尾相连,68岁的他见证了渔船变迁的时光流转。
图为刘永岳。 林波 摄
从一名捕鱼人到船模匠人,自2010年从渔业生产一线退休后,刘永岳重拾自己的手艺和爱好,投身到挖掘渔村文化的阵营当中,“如今,木船虽已渐行渐远,但我们手工艺人仍可以凭借精巧的技艺将大海情怀用船模的方式传承下来,一展舟山海岛渔文化。”
黄龙乡以岛建乡,位于中国东海东部,属于嵊泗列岛中的崎岖岛群。黄龙乡渔民世代以捕鱼为生。大海和船是渔民永久的话题,也是渔民赖以生存的精神和财富之源。
图为黄龙乡民宿。 林波 摄
刘永岳告诉记者,黄龙乡先民最早的船是浮具与筏,也就是“荜”,“由‘荜’到独木舟,从独木舟到木板船,再到现在的钢制渔船。”
刘永岳从小爱好手工艺制品,年轻时加入村集体生产社,成为一名制作渔船生产工具的竹匠师傅,分产到户后投入到渔业生产,因此他对制作渔业生产工具怀有一份独特的情怀。
“退休后,我开始制作船模。”刘永岳告诉记者,黄龙乡是浙江的偏远海岛,交通不便,“虽然已开始发展海岛旅游,但‘几经流转’的交通仍是阻碍了海岛旅游业的顺利发展。”
作为一名乡级人大代表,刘永岳一直在思考这座东海小岛未来的发展路。
“我们黄龙拥有蓝天碧海,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在刘永岳看来,黄龙乡村振兴,要厚植文化土壤,“旅游发展离不开渔村独特的渔文化。”
的确,黄龙人世世代代以海为生,孕育出众多神奇的渔文化和渔风情,丰富而广博。尽管时代变迁,但徜徉在黄龙街巷中,依然可以体味到渔文化的连绵气息。
石头屋、渔民画、渔绳结、船模等富有渔文化的“渔家制造”产品成了刘永岳的首选。
于是他不断学习、制作渔绳结和船模,寻找黄龙乡的文化定位,无偿为村民和游客传授制作船模和渔绳结的手艺,身体力行的投身到渔村文化振兴当中。
“一艘船就像一户人家,家里有什么船上就有什么。”刘永岳表示,渔船文化与传统文化在很多方面都息息相关,早先渔船多为舢舨木结构的帆船,在海上如遇风暴或者触礁,常常会船毁人亡。
为此,渔民祈求出海平安,就从传统文化中的十二生肖里挑选吉祥物给船上的各个部件、用具命名。
“这样一方面能够方便记忆,也暗含保佑船只平安返航的美好期盼。”刘永岳指着一旁的船模举例说道,“就像桅杆的底部我们叫‘兔地堂’,船首的中针叫做‘龙华桩’。”
图为黄龙乡海景。 林波 摄
单线刨、小角尺、手拉钻、榔头……在刘永岳的工具箱前,记者注意到制作船模的工具有数十种,仅仅刨刀就有十余种。
“制作船模,并非易事。”刘永岳表示制作一个船模一般快则半月,慢则数月,甚至长达一年,“制作船模最难的便是船底板的制作,底板是渔船最关键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