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承德:山水穿行,感受一路绿色风景
【河北24小时】承德:山水穿行,感受一路绿色风景
图为以山为骨、以水为魂、以绿为脉、以文为韵的生态之城承德。通讯员石泊湖摄
卫星地图上的一次鸟瞰,或是置身其间的一次呼吸,都能感受到这片土地的特别之处。
日出东方,射进东经119°15′的第一缕阳光,映出一抹深绿。
“为了新中国,前进!”71年前,董存瑞在这里发出的呐喊,像洒进大地的种子。
澎湃的生命力在荒原中滋长,成为一棵树、一片林,成为一个惊艳世界的名字——塞罕坝。
70年不止息的脚步一路向前,荒山披上绿装,水源重得滋养,昔日贫瘠之所,已成丰饶之地。
看看这片土地一天的“绿色生产清单”:
新增约1600亩树木;
新释放约2万吨氧气;
新增加清洁能源发电约1.5万千瓦;
新吸引约20万游客前来赏绿避暑;
……
这片浓得化不开的绿色,是承德。
7月23日 04:20
塞罕坝迎来清晨第一缕阳光
承德有林地面积达到344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8.1%,成为“华北最绿地区”。图为塞罕坝林海。王龙摄
阴河林场丰富沟营林区北沟阳坡,是塞罕坝机械林场最后一块攻坚造林地。
4时20分,当第一缕阳光照上北沟阳坡时,80后技术员赵宁已经在带领工人们“割灌”了。
这块石质阳坡最大坡度接近50度,机械上不来,刨坑、运苗全靠人工。今年春季,赵宁在这蹲了半个月,硬是啃下这块“硬骨头”,栽活了树。
“‘割灌’是为了保护幼树生长。”赵宁用镰刀割下一丛灌木解释说,石质阳坡造林不易,每一棵树苗都得小心呵护。
“雨季来了多喝点水,过几年就能赶上我这身高了。”护完一棵苗,赵宁念叨着。
赵宁是个“林三代”,从小听着爷爷吃窝窝头就咸菜、住地窨子造林的故事长大。三代务林人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上造出百万亩林海,赵宁为之自豪。
“我身高一米八,幼树和我一般高时就成了林。”赵宁比划着说,到那时,塞罕坝这片世界最大人工林场,森林覆盖率将达到86%的饱和值。
和赵宁一样,承德市林业草原局调研员封捷然打小就爱听父亲讲述到塞罕坝参加造林会战的故事。“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深深影响着他,他最终如愿成为一名务林人。
“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蓄水源,建设好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封捷然说,在承德,生态自觉的绿色基因早已根植人们心中。历届党委政府也始终传承着植树造林、绿化山河的接力棒。
华北最绿:有林地面积达到344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8.1%;华北绿肺:年释放氧气810万吨,吸收二氧化碳1810万吨;京津水塔:每年为京津输送洁净水22亿立方米。
逐一讲完承德生态建设之最,封捷然自豪地说:“绿水青山是给务林人最好的奖章。”
7月23日 08:00
围场蓝旗卡伦乡的苗圃浇上了水
承德坚持脱贫攻坚与乡村特色游、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民俗文化、沟域经济开发 “六合一”统筹推进,建设232个旅游示范村。图为哈里哈乡三义号村。 记者田明摄
自塞罕坝穿过茫茫林海一路南下,刚一进入蓝旗卡伦乡,记者就被一幅五彩斑斓的美景所吸引。锦绣海棠、万寿菊、金盏菊、格桑花……十多种树木花卉,长势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