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 促进新时代人口均衡发展(2)
进入新世纪以后,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增长与经济短缺的矛盾淡化了,但新的问题浮出水面:人口惯性增长趋势明显减弱,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人口流动迁移非常活跃,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偏高,家庭的抚幼养老能力和功能有所弱化,等等。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历史重任开始摆在我们面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先后作出单独两孩政策、全面两孩政策的重大决策,这些重大决策具有重大历史意义。人口新政顺应时势、彰显民意、符合人口发展规律,标志着独生子女政策完成了历史使命。独生子女政策之所以能如期完成既定目标,一靠党中央“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决策智慧和“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二靠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信任、支持参与;三靠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敢于担当;四靠各方协同、群策群力;五靠基层工作者的辛勤努力。
回顾我国计划生育的历程,可以概括为“起于忧患、行于艰难、成于均衡”。40多年来,我国在经济还不发达的情况下全面推行计划生育,从根本上扭转了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我国用30年时间走过欧洲国家上百年才走完的历程,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转变。随着生育率的迅速下降,创造了抚养负担较低、劳动年龄人口充裕、储蓄率较高的人口红利期。改革开放使人口红利得到充分释放,成为我国经济长期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据测算,1978—2010年,人口红利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0%—25%。人口增量的下降,为提高人均卫生、教育投资水平创造了条件,人民群众的生存发展状况大为改善,人口素质大幅提高。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得到初步缓解,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大增强。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人均耕地、粮食、森林、水资源、能源等占有量将比目前低20%以上。我国积极落实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行动纲领》和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为减缓全球人口增长、消除贫困作出重要贡献,树立了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
一切伟大的成就都是接力探索、接续奋斗的结果。计划生育在风险中艰难前进,在批评中逐步完善。我们的事业之所以伟大,就在于经历世所罕见的艰难而不断取得成功。习近平同志指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哲人曾经评论过,“一代人为之艰苦奋斗的事情,另一代人往往看得平淡无奇”。我们这些后来人,对历史要抱着了解之意、理解之心、敬重之情。
人口发展领域必须关注的三大问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人口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习近平同志指出:“当前,我国人口结构呈现明显的高龄少子特征,适龄人口生育意愿明显降低,妇女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这是对新时代人口发展特征的深刻概括。我们必须正视新情况、分析新问题、应对新挑战。当前,尤其要重点关注三个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