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激流险滩到高峡平湖:访江界河大桥总指挥伍家新
中新网贵阳6月5日电 题:从激流险滩到高峡平湖:访江界河大桥总指挥伍家新
记者周娴 蒲文思
上映于1961年的电影《突破乌江》中描述了这样一幕:1935年1月,红军第一方面军先头部队在位于贵州境内乌江南岸黄家村的江界河渡口突破层层包围,强渡乌江,挺进遵义。
乌江流经贵州省瓮安县的河段俗称江界河,位于乌江中游,全长52公里,江界河渡口是乌江天险最险要处。
1995年,离河底高260米、跨径长330米的江界河大桥建成通车。贵州桥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供图
60年后,1995年,离河底高260米、跨径长330米的江界河大桥在这里横跨乌江,这座贵州首次设计施工的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桁式组合拱桥建成通车,刷新了当时同类桥型的世界纪录。
贵州桥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书记,江界河大桥建设总指挥伍家新翻看老照片。 周娴 摄
贵州桥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书记、江界河大桥建设总指挥伍家新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说,“瓮安江界河大桥是贵州桥梁建造技术由传统向现代化的一次历史性转折,在贵州桥梁建造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今年83岁的伍家新,出生于1936年,1952年因国家急需建设人才,伍家新进入贵州工业学校学习土木工程,毕业以后,分到交通系统从事公路建设。
“工作后,我曾经参与过一些公路的建设。由于当时交通不便,严重影响了贵州经济发展,而当时的财力,贵州只能修建一些宽度仅6.5米的简易公路。”伍家新说,“以前修路、修桥都很原始,全靠人力肩挑背驮。”
江界河大桥建设总指挥伍家新在江界河大桥施工现场。受访者供图
大山环绕的贵州,想要发展就必须修路。千山有路桥万座,要让贵州的山水之间能够连通,一座座桥梁必不可缺。
1959年,贵州省桥梁工程大队成立,伍家新开始参与贵州桥梁建设。伍家新说,贵州的桥梁基本都是以石拱桥为主,绝大多数都是小跨径桥梁。
“在江界河大桥修建之前,贵州的公路桥都是几十米左右的小跨径,江界河大桥要将这个记录提高到330米,不要说国内,就是世界上的同类桥型也没有先例。”伍家新介绍。
“修建江界河大桥的地方相当险峻,以前又叫‘险桥’。当时有两种议论,一种说修法很冒险,成功率很低;一种是赞成的意见,好几个设计单位背靠背地计算,确定说可以。”伍家新仍清楚地记得当年关于这座桥的两种意见。
江界河大桥建设中。受访者供图
江界河大桥的修建,在伍家新看来,不仅是桥梁施工技术的工艺转折,也是思想的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