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院士汤定元与世长辞,曾为我国“两弹一星”作出重要贡献(2)

光山新闻网 王林 2019-06-05 22:25:42
浏览

  初中毕业,临考无锡师范学院前几天,汤定元在同村一名青年家里体验了矿石收音机的奇妙,这台矿石收音机成为他后来为之奋斗终生的科学道路上的第一块引路石。暑假到学校图书馆借阅并自学的大学教本《普通物理学》则成为了他步入科学圣殿的理论指引。本以为一毕业就能就业,但抗日战争爆发了,辗转流亡到达重庆,而一直坚持自学的《普通物理学》,无意中为其日后考取中央大学物理系做了准备。

  

百岁院士汤定元与世长辞,曾为我国“两弹一星”作出重要贡献

  抗日战争期间,重庆沙坪坝松林坡上的中央大学校本部。图片来源:《汤定元传》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1948年,从重庆中央大学物理系毕业的汤定元凭借自身的努力和机缘,获得机会赴美留学,先入明尼苏达大学物理系,同年转入芝加哥大学物理系。那个时代,原子核物理是最走红的学科,芝加哥大学物理系的核物理专业在世界上更是闻名遐迩,两位著名的华人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和李政道都曾就读于这里。

  期间,他在高压物理研究室的负责人劳森教授指导下进行关于固体高压相变的研究。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就做出了出色的研究成果:证实了金属铈的高压相变起源于原子外部的电子被压入内部状态,这是一种新颖的相变,并证明高压相正是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鲍林先生(L.Pauling)的金属原子半径理论所要寻找的相。这项成果当年就发表在美国《物理评论》上,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给予了高度评价。

  踏平万顷海涛

  一腔热血归故土

  1950年6月,汤定元获得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学硕士学位,在固体物理研究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前路坦荡,前程似锦。然而一年后,他决定回国效力,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早期留学美国归国科学家之一。

  

百岁院士汤定元与世长辞,曾为我国“两弹一星”作出重要贡献

  1950年,汤定元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校区。

  在重庆就读中央大学期间,由于对国民党当局不满,汤定元曾连报纸也懒得读,抱着不问国事的态度。然而新中国成立后,断断续续从报纸中读到的祖国事态让他心潮澎湃。他反复问自己,为什么非要留在美国?做完博士论文有什么意义?博士学位对自己又有什么用?

  几经斟酌,他下定决心回国,施展自己在海外的所学,为祖国效力。为了让挽留他的老师和好友明白他的去意,他将美国移民局给他的调查表,连同芝加哥大学的博士证书一起销毁。

  1951年5月,汤定元拎着两只沉甸甸的箱子,在旧金山码头登上了“戈登将军”号海轮。近一月的海上漂泊,6月2日“戈登将军”号海轮抵达了虎门,正是林则徐虎门硝烟纪念日的前夜。同年8月,美国政府就下令禁止中国留学生回中国。

  多年来,许多人不止一次问他是否后悔当年选择回国。但他说:“没错,如果留在美国,是可能过着豪华的生活。但我们那个年代的人,爱国心都很强,一定要回国效力。”他觉得在科学相对比较落后的国家,派留学生到先进国家去学习,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学习结束后,最好的选择是回祖国工作,因为那里是生你养你的土地,做出的成果也能应用到最急需的地方。”

  几十年的风云变化改写了历史,也改写了人的心态。也许现代的人是无法跨越历史去理解汤定元这一代人的赤子情怀的。就像汤定元,他说他也不理解人们对他为什么回国的问题那样感兴趣,他觉得这是理所当然、顺理成章的事,简直不值得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