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调查:咱们西宁,一年一个样!
用心呵护生态 倾力改善民生
“咱们西宁,一年一个样!”(一线调查)
飞鸟翔集、凉风阵阵;养老便利、看病不难;民生工程、处处暖心……近年来,西宁用小财政守护大生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打造生态城市、宜居城市,一件件民生小事汇聚起西宁人扎扎实实的幸福感。看!如今多彩的西宁正焕发更新的生机……
想象中的青海西宁,大西北、高原城、苦寒地,陈旧落后。来到西宁,惊叹于它的满眼绿色、整洁时尚、温馨安逸,不禁恍惚:这是一座西北高原城市吗?
没错,这就是西宁!雁门西,青海际,在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带上,一座绿城正迸发勃勃生机!
近年来,西宁用小财政守护大生态,坚持生态优先、民生优先,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化为对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化为群众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咱们西宁,一年一个样!”
绿色生态 让城市会呼吸
“以前风吹石头跑、下雨一身泥,现在舒心得很”
“三趾鸥?快走快走!”
看着手机上的照片,王舰艇扛上器材就往海湖湿地公园赶……
肚儿雪白,脑袋圆圆,甚是可人,刚看几眼,天就擦黑了。这只三趾鸥,足足在公园里逗留了一周。
“这是青海首次发现三趾鸥的活动踪迹。”作为西宁市观鸟协会会长,王舰艇最有发言权,“近几年西宁鸟类越来越多,湿地公园正成为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绿地广,湿地多,公园美,才有鸟儿云集。城市颜值高,群众幸福感强。每年日渐增多的绿色,让西宁人惊喜连连。火烧沟,没火,只有清澈见底的河水;苦水沟,不苦,摇身变成了休闲好去处。“景色这么美,是不是名字也得变变?”
“花园城市”增绿提质添彩工程,建成10个公园,40处花街花桥,9条森林步道,构筑5万平方米彩色绿化空间。大公园,小游园,大珠小珠落玉盘。一街一景,见缝插绿,拆墙透绿。生态河道水清、流畅、岸绿、景美。城西区居民张金莲喜欢和老伴在南川河边散步,“以前风吹石头跑、下雨一身泥,现在舒心得很!”
“十三五”以来,西宁全市新增园林绿地364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5平方米,建成绿道465公里。干旱贫瘠、寸草不生的南北两山,曾被视为“绿化禁区”,“栽一棵树比养个儿子都难”,如今森林覆盖率由30年前的7.2%提升到79%。
2017年,西宁设立绿色发展委员会。“将绿色发展纳入目标考核,出台绿色生活公约,探索生态赔偿补偿机制试点,创建绿色银行、绿色社区、绿色家庭,让绿色发展成为全社会的事业。”西宁市委绿发委副主任徐进说。
越是生态脆弱,越是坚持绿色发展。甘河工业园区6540亩工业用地,建成园博园,相当于放弃了每年170多亿元的工业产值。“生态似水,发展如舟。”青海省委常委、西宁市委书记王晓说,“要强化生态定力,让美丽资源变成绿色产业,让美丽风景孕育美好生活,让美丽西宁焕发幸福光彩。”
养老看病 让健康有保障
“小病在基层、大病转上级、康复回基层”
“真没想到看病能这么方便!”家住城中区沈家寨的王银花老人,长年被风湿病困扰,最愁的就是看病排长队。今年签约家庭医生后,通过手机就可以在线预约、咨询查询结果,足不出户就能与医生交流。
让王银花受益的,是西宁探索建立的“3+1+N”家庭医生团队。“由全科医师、护士、公共卫生医师组成,并增加1名专家,提高健康服务专业化水平。”西宁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应海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