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的创新之风——金城行踪观察(中)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龚立堂 王博
兰州牛肉拉面,汇集黄河神韵,彰显伏羲文化,恢弘丝路风采,传承绝世技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与敦煌文化艺术、《读者》杂志、中国酒泉航天城等,已成为享誉世界的甘肃名片。
一碗地道的兰州牛肉拉面,讲述着中国面食的碗里乾坤和鲜活故事。1919年,马保子将走街串巷摆卖的“热锅子”面入住店铺,传承创新成为鲜香美味的兰州牛肉拉面,形成了“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的独有特征。100年来,兰州牛肉拉面被中国饮食烹饪协会评定为三大中式快餐之一。香飘四海的兰州牛肉拉面,彰显着兰州人传承创新的精神。
创新,在兰州无处不在。记者在参加主流媒体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主旨演讲暨全国党报党媒社长总编兰州行大型采访活动期间,恰逢第二届兰州自主创新论坛举行。来自全国的16位院士和39位专家“智囊团”齐聚兰州,就“新能源材料与储能技术”和“生物医药”两大领域建言献策。
7月25日,记者走进位于兰州市的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第510研究所,对这两所科研院所进行了参观与采访。据兰州日报社的同仁介绍,之所以选择参观中科院近物所和510所,除了因这两家院所自身科研实力雄厚,主要原因是由于兰州市委、市政府一直坚持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兰州航天航空、冰川冻土、沙漠治理等领域研究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在中科院近物所,记者参观了该所的“大国重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1988年建成出束的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增强了我国在重离子物理及其交叉学科国际前沿领域的竞争力,使中国成为继美国、德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四个实现重离子治疗肿瘤的国家。
位于兰州高新区、成立于1962年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第510研究所,不仅是我国第一批直接从事空间飞行器研制的单位,而且是我国空间技术领域的骨干单位和重点保军单位,在我国发射的100多颗星、船型号中均配套了510所的重要产品,并拓展应用到我国的重要战略战术武器装备中,始终保持着一次飞行成功率100%的记录。
兰州是甘肃科研院所、创新型企业等创新资源数量最多、分布行业最广的聚集区。兰州市从2017年首次集中力量组织遴选了“十大科技项目”和“十大科技创新项目”,将以往“撒胡椒面”式的资助方式优化为集中力量重点扶持。20个项目实施后,年新增产值13.6亿元,新增利税1.8亿元,间接经济效益超过30亿元。2018年年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兰州、白银2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也是兰州市继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后,获批的又一个“国字号”科技创新平台。
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的城市,兰州市依托地方资源优势和区域人才科技资源优势,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延长地区产业链条,形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的产业孵化体系。在发展定位上,兰州从国家赋予兰州的一系列战略定位出发,提出了建设“都会城市、精致兰州”的发展定位;在产业发展上,兰州突出把发展通道物流、文化旅游、数据信息等十大生态产业作为主攻方向,谋划实施重点带动项目264个;在创新驱动上,兰州围绕“五区”定位和“自主、创新、示范”三大使命,突出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新成立产业研究院和科技创新工作站8个,去年转化科技成果138项……今年上半年,兰州新区、高新区、经济开发区“三区”生产总值分别增长12.1%、2%和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