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人的绿色梦想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时秀敏
“这两天,每天都有好几桌客人,俺忙得脚都不沾地儿!”9月15日,在大别山深处的商城县黄柏山新村,52岁的农家乐女主人周贻华向记者“抱怨”。说话间,又一波操着外地口音的客人进了屋,周贻华赶忙热情地张罗起来。
十年前,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周贻华响应黄柏山旅游开发的号召,从破旧的平房搬进景区统一建设的黄柏山新村,依托280平方米的三层楼房,办起了特色民宿,外出打工的丈夫赵长发也回到家乡和妻子一起经营,日子越过越红火。
和周贻华一样,黄柏山林场已有百分之十以上的家庭参与到旅游开发中,发展农家乐70多家,运输商贸20多户。农户还种植香菇、大别山玫瑰、山木耳、鲜竹笋等土特产品,开展油茶、茶叶、野蜂蜜等农产品加工,传统山区农业正在向特色农业、观光农业嬗变。
黄柏山林场正是“两山理论”的实践者和受益者。
从1956年开始,三代黄柏山人发扬“敢干、苦干、实干、巧干”的黄柏山精神,接续努力,持之以恒保护生态,让这里的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绿水青山正转变为富民强县的金山银山。
“林一代”:荒山造林 绿了荒山白了头
一脚踏三省,两眼观江淮。
黄柏山林场位于豫、鄂、皖三省交界处,创造了河南省多个“之最”:森林覆盖率最高、集中连片人工林面积最大、活立木蓄积量最高、负氧离子含量最高,还是原国家林业局向全国推广的“森林经营样板”。
60多年前的黄柏山却是另一番景象。大小几十座山峰树木所剩无几,每年向淮河一级支流灌河倾泻泥沙无数。一首黄柏山民谣,最为形象:“山高坡陡石头多,荒草葛藤满山窝;年年冬季一把火,漫山遍野赤裸裸”。
1956年,响应毛主席“绿化祖国,植树造林”的号召,国营黄柏山林场成立了。
成立之初,黄柏山林场不通水、不通路、不通电。第一代林工住工棚、喝溪水,爬山路、劈荆棘,春天育苗栽树,夏天砍灌护苗,秋天上山采种,冬天砍草整地,让荒山变林海。
年近八旬的熊笃开老人对当年的情景记忆犹新:“三九天挖穴整地,穿着单衣还直冒汗。那会儿磨刀石可金贵,俺们中午一下工都抢着去磨刀。大伙儿不比旁的,就比干活,我比你干得多我就光荣。那时候兴写简报,越表扬,越干得欢。”
陈迪和记忆最为深刻的是1960年的那顿羊肉。平时都是采些毛苦菜煮一煮搅到饭里,挖点葛根埋到土里烧一烧,山上能吃的东西都拿来充饥。终于有一顿好吃的,大家都高兴坏了。可没想到,因为常年没有油水,猛一吃,降不住,个个上吐下泻。
就这样,第一代林工忍饥挨饿,战天斗地,让濯濯童山披上绿装。他们还经过多次试验,探索总结出“砍小留大、砍弯留直、砍稠留稀”的“三砍三留”间伐抚育经验,“把最好、最老的都留在山上”,树苗得到了营养,长得特别欢实。杉木人工林抚育间伐试验,也在1984年获得了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间伐出来的木材本是一笔可观的收入,但却成了“鸡肋”:肩挑背扛,运费几乎相当于或超过间伐出来的木材价值,还不如扔在山上。
不能坐以待毙,必须贷款修路!林工们用他们粗壮的大手,在岩石沟壑中放线,在悬崖峭壁上凿路,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修路运动,数年如一日,硬生生地开辟出了30公里的黄柏山林场生命大动脉。
公路修到哪儿,间伐就到哪儿,利用也紧跟着到哪儿。抚育间伐作业的开展不仅让树长得更好,形成了齐整的林相,也使黄柏山人工林的经营水平长期保持在全省前列,一批又一批的优质木材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运往全国各地。
“林二代”:守林护林 献了青春献终身
在2014年全省森林抚育现场会上,黄柏山林场展示了1978年起不同年份样地上的黄山松的胸径、树高、蓄积等监测研究资料,引起了极大震动。
这些珍贵资料,就来自位于界巴冲林区、海拔920米的黄山松人工林抚育间伐试验基地。
“林二代”朱安宽就是界巴冲林区守护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