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吹放映山红——河南信阳统筹打赢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场“硬仗”走笔(2)
“在此,我要对县委县政府、乡党委政府、村两委及所有医护者表示感谢……”这是光山县凉亭乡王湾村贫困户,22岁的宋坤坤写给县委县政府的一封感谢信。
“1月18日,我与父母从武汉返乡过年。1月27日父亲有疑似新冠肺炎症状,2月3日母亲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父母相继被送往县人民医院隔离,我十分无助、恐慌。” 宋坤坤回忆道,“在此期间,县乡党委、政府领导和村两委每天打电话关心我……县领导还冒着大雪送来慰问金,我们全家都十分感动!”
2月14日,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信阳市委书记乔新江在平桥区检查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工作时强调,要在确保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做好春耕备播准备工作,抓好瓜果蔬菜种植、运输、销售等环节,尽可能减少疫情防控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
“进又进不来,出又出不去!这些草莓该咋办?”光山县南向店乡何畈村贫困户何成建犯了愁。闻讯后,乡扶贫干部通过代购代销、网上宣传等方式,帮助其找销路……
同样受到帮助的还有淮滨县刘营村贫困户陈云。她笑着告诉记者,“太感谢政府了!今年我家的蔬菜比去年还多赚了8千多块呢!”
“疫情突发后,全市统筹安排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信阳市扶贫办相关负责同志说,要求驻村第一书记正月初二务必到村上岗,通过现代化信息手段跟踪了解基层产业扶贫情况,认真谋划因疫情感染致贫、返贫群众的帮扶工作。
为群众复工返工“保驾护航”
“我们已经上班一个星期了。一个月可以挣三四千块钱,还可以照顾家里,真的挺好!”2月23日,在位于光山县官渡河产业集聚区的鹏程手袋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当地贫困户程秀芳一边工作,一边感慨道。
像程秀芳一样,在当地企业就业的贫困户还有很多。
当天上午,新县泗店乡计河村贫困户孙奋正在羚锐曹湾中药材基地忙碌。“目前正是护苗、除草时节,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出门打工不现实,在这里上班,一个月也可以挣到4000多块钱。”他说。
该药材基地负责人汪大宏告诉记者,“为帮助当地贫困户增收,我们用工优先考虑贫困户群体。”
信阳是人口大市、劳务输出大市,常年在外务工经商人员250万人以上。在守好河南“南大门”的同时,该市各级党委、政府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挖掘本地就业潜力,优化外出服务保障,有序有效推动全市就业服务保障工作。
截至2月20日,信阳市返乡农民工实现市内就业31015人,省内(不含市内)就业23296人,省外就业115482人。
作为著名的劳务输出大县,新县把劳务输出作为改善民生,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来抓。疫情期间,为促进农民工返岗,该县在全市率先开通“务工就业直通车”,帮助务工人员安全有序返岗。与此同时,其他县区也通过多种方式,为群众复工复产“保驾护航”。
“市务工办也在精准施策,全力保障农民工返岗和外出务工,为企业复产复工提供人力资源。”据信阳市务工办劳务输出中心主任刘泽介绍,该市还充分利用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网站,全力为复工复产企业和广大就业者提供就业招聘对接服务。
截至2月22日,信阳全市在疫情期间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发布岗位需求信息15.9万个,发布用工企业4264家,接收各类求职信息48640人,累计达成就业意向14823人。
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造了红色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的传奇,孕育了“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2019年9月16-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信阳考察调研时强调:“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要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殷殷嘱托,言犹在耳。半年时间过去了,虽然在庚子年初,一场“疫”情大考又一次让老区人民战斗在河南“南大门”最前沿,但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有“28年红旗不倒”的坚定信念,深受红色基因涵养浸润的大别山儿女一定会更加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坚定守好河南“南大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这两场“硬仗”,以优异的成绩向党中央交卷,让总书记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