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精神红利凝聚发展动力(3)

光山新闻网 林超 2019-02-14 11:06:17
浏览

  一口井供水,如果出现问题,全村将再次“断水”,如何保障康庄人能持续不断地喝上甜水?抱着这样的念头,康庄村又打了一眼甜水井,被命名为国机井。在解决了饮水之困后,赵杰兵建议要组建一支打井队,既可以服务缺水村庄,又可以为村里开辟一条就业的路子,此举得到了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鼎力相助,捐赠了一台价值186万元的车载600型钻机。

  拳拳之心,赤子之怀。有人说,知青对第二故乡的热爱和第二故乡对知青深厚的恩情就像一杯浓茶,或是一首深沉的诗,需要我们细细品味、思索,感受其浓浓的情感。当年他们满怀淳朴、执着、热情和理想,现在他们仍然情系康庄、念念不忘“第二故乡”,他们心系群众、始终不改为民务实的公仆情怀,殚尽竭虑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他们的事迹,激励着全县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以心无旁骜的执着、百折不挠的毅力、奋发有为的干劲,为推进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点评:同心井水甜又醇,党群鱼水情意深。“同心井”流露着的是一种追求、一种境界和一种担当。在我们筑梦、追梦、圆梦的过程中,我们同样也需要这样的高尚品德和为民情怀。有此,谱写“中国梦”的山阴篇章指日可待!

  为了使群众也像城里人一样用上自来水和走上水泥路,从2006年9月开始,他与市县领导联系沟通寻求支持成功后,发动广大群众人人参与、共同出力,并亲自参加了义务劳动,于当年便完成了户户通自来水和街道硬化工程。饮水工程投资20多万元,铺设主管道2000多米,入户管道1300多米,解决了90多家农户和100多头大牲畜、1000余只羊的饮水问题;街道硬化投资50万元,修建了2.5公里水泥路、2公里的公路,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出行条件。

  兴学育人、造福后代。吕日周住在村里经常光顾的就是学校,当他看到原来的学校破烂不堪时,就给相关部门写信改造学校,与市县领导一起召开现场办公会,市县两级投资12万元,新建了6间宽敞明亮的教室,并帮扶解决了学校建设和教师工资等问题。2013年10月30日,为加快全村致富步伐,他专门联系省国土资源交易事务中心为全村捐款20万元,用于村民养羊致富,并专程赴内蒙挑选优质种羊184只送到了村里。多年来,每逢过节,他都要抽出时间来自己的“故乡”,对百姓问寒问暖,先后几次给村民带来取暖煤、食用油、白面、大米、月饼、衣物等生活物资和健身器材等文化娱乐设施。

  点评:一本“荣誉村民”证书拉近了一个省级干部和一个偏远山村的距离,一种“公仆情怀”架起了一位省级干部与普通村民的“连心桥”。我是谁、依靠谁,我来自群众,依靠的是群众。为谁我受累,为谁我洒汗,为谁我微笑,为谁我流泪,什么在我心中最宝贵,“荣誉村民”给了我们很好的诠释。

  刘幸,河北省抚宁县小山头村人,1965年参军后驻扎在山阴县东辛庄村附近。1967年8月10日,雁北地区连降暴雨,百年不遇的大雨下了整整16个小时,黄水河里洪水猛涨,东辛庄村一片汪洋,全村190多户人家被洪水淹没,720多名群众性命危在旦夕。驻地部队为了保护受灾群众的生命财产,全力投入抢险救灾。

  连队领导原本让刘幸留守,但他把自己的工作安排好后,加入了抢险队。同班战士王锦洲问他:“抢险队里没有你,你怎么来啦?”他果断地回答:“人民需要,我就要来。”到达援助地点后,刘幸急忙脱去衣服,和战友一起跳进了激流,汹涌的洪水把抢险的勇士们一次又一次地打下去。时间一分一分地延长,饥饿、疲劳、寒冷也一步一步地逼近,刘幸又累又饿,但他丝毫没考虑个人的安危,仍然继续同洪水搏斗,抢救落水群众。当他看到一位老大爷跌倒在水里时,急忙向老大爷冲去,不慎一跤摔倒,砸在树叉上,胸部被树叉刺破,鲜血顺水直流。他强忍着伤口的剧疼,在洪水中连续奋战了11个小时,连续抢救了29名群众。救完最后一名群众,刘幸耗尽体力,一脚踏空跌入洪流,被无情洪水夺去了22岁宝贵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