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园飘香(逐梦)
制图:张丹峰
一
中伏天,骄阳似火。湛蓝湛蓝的天空,几朵淡淡的白云在飘,映衬得天空更加高远。
太行山东麓,河北邢台市信都区南石门镇火石岗村苹果林,枝繁叶密。硕大的苹果一个挤着一个,压弯了枝头。
已是正午时分,耿新杰弯腰站在一棵苹果树下,手拿剪枝刀,正在向村民们讲授苹果树环割技术。
耿新杰一米八的个子,紫黑的脸膛。他扬起黝黑的胳膊,手上布满了老茧。人群中不由冒出一声感叹:“您真够辛苦的!”
“不辛苦!在家里经常这样。”耿新杰边干边应着。
也是,耿新杰本就是农民的儿子。他的老家在离邢台柏乡县城最远的小镇。他一直认为,自己只是从老家农村到别的农村地区工作。
1986年,耿新杰从河北农业大学毕业,到邢台林业局报到。领导希望他能到科技站先搞几年技术,把学到的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多运用一下。耿新杰学的是园艺系果树专业,于是被分到了邢台林业局科技站的果树组。
果树组原有四个人,都是五十多岁的老同志,一位研究枣树,一位研究梨树,一位研究柿树,还有一位研究蚕桑的女同志。这几位各有专长,只是年纪大了,急需后来人。耿新杰报到,几位老同志高兴得不得了:“终于来了个年轻人!”
几位老同志的工作习惯是常年下乡,到田间地头搞服务和研究。耿新杰朴实勤快,又是庄稼地里长大的,上个树,剪个枝,轻车熟路。二十岁出头的小伙子,积极好学,有干劲儿,几位老同志只要下乡,都乐意带着他。
上班没多久,就有一件事震动了耿新杰。
邢台新河县数万亩枣树多年坐不住果,经站里的老技术员指导管理,获得大丰收。新河县政府为了感谢这位技术员,奖励他一台彩电。耿新杰深受震撼,深切认识到了这份工作的重要性。
耿新杰下乡,一去就是五六天甚至更长。上班好几年,有些在局里上班的同事还没见过耿新杰,只听说科技站果树组分来个大学生。山区经济沟建设、小流域治理、科技示范点建设、科技扶贫……这些项目,短则半年,长则两三年。那时,大多数村连公交车都没通,来去很不方便,耿新杰就长期吃住在村里。
二
说起吃住,耿新杰就觉得暖心。
在太行山深处的沙河市蝉房乡大台村,村干部们提前说定了,无论耿新杰来谁家指导,都在村党支部书记家吃住。书记家如有特殊情况,就去村委会主任家。可村民不同意,争着要管饭。
大台村种了苹果树,十几年了产量少得可怜,乡亲们正准备刨掉。耿新杰来了,一番培训指导,大台村的苹果产量越来越高、品质越来越好。耿新杰因势利导,建议村里发展苹果产业,并且帮农民选优种、组织嫁接果树服务队。
以前乡亲们的苹果,哪用过纸箱包装往外地销售?都是赶集过会、走街串巷吆喝着卖。耿新杰帮着给大台苹果注册了商标,还联系邢台的纸箱厂设计制作苹果包装箱。做宣传、搞销售、打市场,耿新杰全程参与。
这一帮就是二十多年。大台村的大人小孩都认识耿新杰,见到耿新杰,不是说“你来了,耿老师”,而是说“耿老师,回来了”。那意思,是耿新杰回了自家村。
如今,在沙河,一提“大台苹果”,人人都竖大拇指。
火石岗村种的苹果树早已长成大树,可由于缺乏技术管理,好好的果子还没长熟,不是坏就是烂。耿新杰在西黄村进行林果知识培训时,一个火石岗村的村民来听课,问他能不能治自家果树的病,耿新杰说:“当然能治呀,我过会儿就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