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红利”助力网络时代戏剧迈向高峰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02-07 09:24:07
浏览

原标题:“三重红利”助力网络时代戏剧迈向高峰

科技是艺术创新的重要动力。回顾我国舞台艺术的发展历程,机械、电力等技术的运用不仅从灯光、音响、场景等方面具体而直观地改变了舞台风貌,而且促进了表演技术、创作观念和戏剧精神的变革,推动舞台艺术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开拓创作和欣赏的审美新空间。当下,作为科技革新最重要成果的互联网迅猛发展并对文艺产生越来越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互联网+戏剧的潮流方兴未艾,优秀作品屡屡“出圈”,沉浸式、数字化等新样态接连涌现,让人感受到这片新领域里蕴藏着的巨大创造力。

网络新剧院提供传播红利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舞台艺术的传播方式和表现形态。如果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不少戏剧演出转为在线尚有“权宜之计”的意味,现而今网络平台和戏剧已自觉开启相互融合。以抖音为例,该平台覆盖了我国现存的348个戏种中的300余种,其中231种开通直播实现了“云演艺”。2022年上半年,进驻平台的3.6万名舞蹈主播以505万场线上演出,累计直播9042万小时,吸引了19.9亿人次用户观看。2023年,河南地区包括戏曲、曲艺、乐器、舞蹈等艺术门类在内的演艺类直播开播超过227万场,场均观众超过3400人次;广东演艺类直播场次达到239万场,同比增长78%。随着线上演艺技术机制和运营模式的进一步成熟,网络新剧院将成为当代中国戏剧演出体制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与“在线”戏剧直播同样快速发展的是各大院团“压箱底”的老戏纷纷登录云端。由于缺少影像技术支持、受限于传播媒介,千百年来,我们只能在文本的意义上领略诸多戏剧经典的文学魅力,“脑补”前辈名角大师的舞台神采。现在,网络新剧院不断突破戏剧演出的时空限制,作品传播渠道和空间变得更加广阔,直播录播技术日趋精良,舞台艺术终于能以演出形态完整地传诸后世。如话剧《雷雨》、粤剧《青蛇》等优秀作品上线视频网站后播放量高达几十万乃至上百万,这是巨大的传播红利。

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信息。戏剧的网络传播中蕴含了不同的审美方式,网络给予戏剧的传播红利不仅表现为舞台容量的扩充、演出时长的延展,更意味着一种全新的欣赏方式。网络新剧院的常客往往是虚拟世界的原住民,他们熟悉并喜爱虚拟与现实交互的效果。网络新剧院打破观演边界,带给人的正是沉浸体验。近年来,沉浸式演艺在各地勃兴,人们走进戏中看大戏,满足着对戏剧的审美新期待。作为网络演艺的逻辑延伸和现实镜像,雨后春笋般不断创新涌现的沉浸式演艺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互联网传播红利的效能。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只有深度开掘和充分运用网络时代赋予戏剧的传播红利,才能全面提升戏剧演出品质,让观众获得更多文化满足感。

网民新戏迷带来观众红利

网络新剧院的基础是规模庞大的网民观众群体。戏迷的规模和素养对舞台艺术发展具有决定意义,互联网时代,便捷的线上看戏方式契合网生代需求,为网民新戏迷的成长提供了丰厚土壤。

在2022年9月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的158场演出中,走进场馆的线下观众近20万人次,而有超过3.5亿人次在云端“看戏”。北京人民艺术剧院70周年院庆期间,推出了连续9天的剧本朗读、经典剧目放送及导赏等线上活动,全网超过1.4亿人次点击观看,话剧《茶馆》直播更是引发观众热捧。四川大剧院以“云剧场”形式推出舞剧《醒·狮》,线上观看达340万人次,获得140万网友点赞,收获5.38万余条转发和评论。从弹幕、评论中可以发现,不少网民新戏迷与戏剧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就发生在网上,许多观众从短视频“青绿腰”知道并喜欢上了舞剧《只此青绿》,从“单手抱转圈圈”成为越剧《新龙门客栈》的粉丝。戏剧的精彩瞬间像钻石璀璨的切面,吸引着无数目光,在网民中积聚起戏剧发展的观众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