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史前文化格局及其演进之路(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05-20 03:38:01
浏览

第三阶段(约公元前3300—前2200年)。东部的屈家岭文化系统包括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在继承前面相关文化的基础上,屈家岭文化形成后大规模扩张,分布范围急剧扩大,除了原有的东部,还拓展到原来大溪文化系统分布的西南部、后冈一期文化系统分布的西北部,导致后二者瓦解,结束了长江中游之前多个文化系统林立的局面,整合了长江中游地区。不仅如此,屈家岭文化还开启了对外强势扩张的历程,广泛进入黄河中、下游多地,深刻影响了北方地区同时期的文化格局与文明进程。石家河文化时期基本延续了这一格局。

第四阶段(约公元前2200—前1900年)。来自中原的煤山文化进入长江中游,基本控制了长江中游的主要地区,屈家岭文化系统随之瓦解。我们认为煤山文化属早期夏文化,其进入长江中游导致该地区文化系统瓦解这一事件,学界一般将之与文献中的“禹伐三苗”对应。自此,长江中游地区首次完整地融入中原华夏系统。

二、长江中游史前文明的演进及其特征

我们考察长江中游地区史前四个阶段的生业经济、聚落、墓葬、宗教等方面的考古材料,可以看出文明进程在前三个阶段有其内在的发展脉络,第四阶段则因早期夏文化全面进入导致本地文化传承瓦解。具体来说,第一阶段的彭头山文化发现有大量稻作遗存,如陶器、红烧土块中夹杂的稻壳及出土的大量炭化稻谷、稻米等,后者经鉴定属原始古栽培稻类型,可以认为存在相对稳定的早期稻作农业。但同时出土有较多的野生植物种子和野生动物骨骼,表明采集和狩猎仍是生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聚落形态以八十垱遗址为代表,是一处面积3.7万平方米的环壕土围聚落。其下挖的环壕与内侧堆起的土围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被看作是新石器时代城址的雏形。聚落内还发现具有特殊功能的大型高台式建筑和小型深坑类遗迹。公共设施的修建反映了聚落内社会权力的出现。墓葬整体数量不算多,大多分布在房址周围,随葬品以陶器为主,规格和数量的差异不大,功能上以炊器与盛器组合为核心,表明对粮食分配权力的重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粮食是当时社会的核心资源。

总体来看,该阶段人群开始集群定居,建设共同的村落,进行原始的农业生产,但渔猎和采集仍占据着生业经济的重要地位,开始出现社群公共权力,但社群内个体之间相对平等。

华南地区比彭头山文化更早的新石器遗存有广西甑皮岩一至三期、庙岩,湖南玉蟾岩,江西仙人洞和吊桶环等,这些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大多分布在山地,多为洞穴遗址,个别为岩厦遗址,其中年代相对略晚的玉蟾岩、仙人洞和吊桶环还发现了古栽培稻线索,但生业均以渔猎、采集等为主。至彭头山文化时期,随着稻作农业技术的相对成熟和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变化,古代人类开始放弃原始洞穴生活模式,走出山地,定居在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水源充沛的平原地区,优先选择了更具有持续性和保障性的农业生产性经济。

第二阶段,长江中游地区遗址数量大增、分布范围扩大,广泛出现定居村落。生业经济除西南的峡江地区因地理环境原因仍以渔猎为主外,其他地区开始广泛形成稳定的农业生产,辅以渔猎,如澧县城头山遗址揭露出结构清晰的稻田遗迹。研究表明西北部为稻旱混作农业,其他农业生产地区均为稻作农业。家猪饲养逐渐取代渔猎,成为主要的肉食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