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们在美好的歌声中成长(艺文观察)(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06-26 22:24:01
浏览

  一首《中国娃》,从央视春晚唱到街头巷尾,从90后唱到10后。为《中国娃》谱曲的作曲家戚建波曾担任威海市第七中学音乐老师、威海市第一中学老师,长期的生活积累是他写好儿歌的基础。“要有真情实感有童心,找到‘孩子的语言’,才可能写好儿歌。”戚建波说。

  《你笑起来真好看》获得中宣部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作曲家李凯稠告诉我们:“创作这首歌源于自己对女儿的爱。”作为父亲,李凯稠想用音乐记录孩子的成长,后来发现适合孩子演唱的新儿歌太少了,便有了创作自觉。

  “有些作品形式上很简约,看起来像是少儿歌曲,与现实生活却是背离的。”中国音乐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韩新安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有些儿歌成年人觉得不错却没有传唱开?或许因为当下的孩子,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简单”。每个年龄段的孩子喜欢的歌不一样,他们对音乐作品也不是被动接受。脱离儿歌的审美规律,缺少时代感、时尚感,不能带来新的认知,作品很难得到孩子们的喜爱。

  流行歌曲《孤勇者》在幼儿园、小学广为传唱,令其创作者和演唱者都很意外。在北京舞蹈学院创意学院副教授谢呈看来,《孤勇者》的歌词契合孩子们渴望被理解、被肯定的心理。

  “无名的人啊,我敬你一杯酒,敬你的沉默和每一声怒吼,敬你弯着腰,上山往高处走……”动画电影《雄狮少年》主题曲《无名的人》的歌词也很动人。“这首歌主题励志,表达细腻,没有什么宏大的词语,却能写进人的心里。儿歌也应该如此,多用孩子能认同、能共情的话语去表达。”李凯稠说。

  儿歌创作也要直面传播媒介带来的审美变化。如今人们渐渐习惯短视频的节奏,一首儿歌如果还是三四分钟的时长,仅前奏就有30秒,孩子们会有耐心听完吗?“朗朗上口的副歌,金句气质的歌词,也是一首儿歌能够传唱的规律。”有作曲家指出。

  激发更多人为孩子写歌

  建设一支职业化、年轻化的创作队伍

  每逢周末,北京西二环,中国儿童中心的周边总是车流不息。谢呈同时兼任中国儿童中心兴趣培养部的音乐启蒙课教师,他认为儿童时期塑造的音乐审美将伴随其一生。“我们的长辈小时候听戏曲多些,所以对戏曲更有情感。我们这代人在改革开放中长大,更喜欢流行音乐,现在的孩子听中国传统音乐,也听世界性的音乐,在丰富健康的听觉经验中建立审美意识。”在课堂上,谢呈向孩子们推荐两种歌曲,一种是聆听类,色彩缤纷、类型多样,另一种是歌唱类,叙事性强,适合小朋友的气息、发音和咬字。

  “感人的歌声留给人的记忆是长远的。无论哪一首激动人心的歌,最初在哪里听过,哪里的情景就会深深地留在记忆里。”教育家吴伯箫在散文《歌声》的开篇这样写道。在人民音乐出版社总编辑杜永寿看来,“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是我们的传统,歌唱是情感的自然抒发,是记忆的重要方式,相比于器乐和美术,歌唱在美育方面具有天然便利的优势。

  优秀的儿歌,往往既有艺术审美的价值,也有寓教于乐的作用。这对创作主体提出要求。我国儿歌创作有百余年历史,从20世纪初的学堂乐歌开始,不同历史时期流传下来的优秀儿歌,大多由专业歌曲创作者完成。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儿歌,大多出自名家之手,很多在他们年轻时写成。比如,李叔同为《送别》填词时30多岁,傅庚辰创作《红星歌》时30多岁,写《让我们荡起双桨》时,乔羽不到30岁、刘炽不到4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