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街巷里有了更多新业态(深阅读·文化传承 古韵新风)
永庆坊夜景。
广州市荔湾区委宣传部供图
正定古城一隅。
梁子栋摄(人民视觉)
柳江一景。
张佳豪摄(人民视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一座座古城,一条条旧街巷,如何平衡保护与发展?如何在发展中做好文明传承、文化延续?一些地方摸索出越来越多的好做法,在很多古韵悠长、近悦远来的旧街巷里,洋溢着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水乳交融的自信从容。
广州永庆坊——
老街区里新传承
在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永庆坊,轻抚岭南老墙,赏西关大屋“三件头”,体验非遗掐丝珐琅,听一曲岭南粤剧,便可在城市肌理中触摸到浓浓的历史韵味。
具有鲜明岭南文化特色的粤剧艺术博物馆就坐落在这里。从博物馆门前走过,骑楼与洋房鳞次栉比,古树与鲜花相得益彰。“永庆坊历史悠久,是文化和艺术的汇聚地,吃完晚饭来听一曲粤剧,品一品其中滋味,可以给现代生活增添不少独特乐趣。”在永庆坊生活的市民梁绵生说。
如何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让旧街巷既有“面子”,又有“里子”?在永庆坊可以找到答案。
粤剧艺术博物馆所在片区,曾年久失修。相关部门对这片老街区进行保护建设,结合旧城改造,建成了这座博物馆,通过陈列展览、舞台演出、文化交流等方式,向公众展示粤剧艺术、岭南文化的精髓和魅力。
90后唐沛文是这里的粤剧教师,负责少儿粤剧传承与教学工作。“踢腿、唱段、走圆场……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很高。我们每个月举办两场粤剧研学体验活动,大家可以看粤剧表演,合唱声段,还可以一起上台体验粤剧水袖。”唐沛文说,这片街区是青少年粤剧爱好者的聚集地,粤剧的传承让这片旧街巷有了新活力。
“2023年,粤剧艺术博物馆开始常态化夜间开放,年轻人更多了,大家下班后过来休憩、听戏,古老戏曲越来越深地融入生活中,旧街巷也越来越热闹了。”粤剧艺术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说。
旧街巷里,新业态多了,人气更足了。今年国庆黄金周,粤剧艺术博物馆累计游客量超18万人次,永庆坊日均客流量达13.5万人次。
河北正定古城——
古城中的现代游
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荣国府景区,一曲《枉凝眉》响起,一名凤冠霞帔的女子缓缓走来。《红楼梦》里的经典桥段“元妃省亲”实景再现,吸引不少游客驻足观看。游古城、看古建、品文化,多彩的实景演绎让正定这座千年古城魅力更足。这背后,是当地数十年来对历史文化遗产持之以恒的保护与传承。
“近年来,正定始终坚持将历史传承与古城保护相结合,对全县文物进行了全面‘摸家底’后,先后实施了文物本体保护工程15项、古城保护风貌恢复工程24项。”正定县副县长王素刚说,这些工程不仅包括文物本体的保护,还涵盖了文物的“三防”工程和周围环境的提升,在有效恢复历史风貌的同时,更为古城增添了新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