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入更多人的视野(2)
河北队绊跤选手王小文把握住了机会,他是藏族,却在回族式摔跤项目上拿到一等奖,“我原来练过国际跤,技术动作转绊跤比较有优势,只要找到自己适合的项目,努力坚持,都是在为民族传统体育作贡献,中华民族是一家”。
为了体现公平,运动会设项既有“南人善舟”的龙舟、独竹漂,也有“北人善马”的马术;既有南方、西南的花炮、板鞋竞速、高脚竞速、陀螺,也有东北、西北的珍珠球、秋千、木球;既有单一民族藏族的押加,也有广泛在各民族开展的摔跤、武术、射弩等项目。
韦晓康注意到,从本届运动会的竞赛结果看,不少项目一等奖的归属并非该项目的发源地。在竞赛杠杆的激励下,各项目的发展已经打破地域藩篱,呈现后继有人、老将弥坚的局面。如盛行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秋千,湖南队连续多届夺魁;发源于贵州的独竹漂,广西队收获颇丰;还有从广西孕育出的花炮,在京桂交手了多届比赛后,这次由北京队取得胜利。
花炮是本届运动会最后决出一等奖的比赛,广西和北京两队强强对决,最终,北京队以7∶3获胜。两队风格迥异,广西队呈现出一种凝结于乡土、根系相连的老牌强队气质,队伍中有父子、叔侄、师生。北京队中则有从橄榄球项目转花炮多年的老将,以及各行各业的花炮爱好者,“队里有我的学生,还有学生的学生”。执教北京花炮队近30年的张炳刚向媒体表示,过去花炮全是南方人在打,北方的队伍加入了以后发展得更丰富了,“我们跟广西队场上是对手,场下是朋友。大家共同研讨技战术,打法里都有彼此的影子,这项运动在南北交流中不断创新”。
从传承到创新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各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社会实践中孕育产生的,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和地域特征。新中国成立后,被誉为民族文化“活化石”的传统体育得到重视和保护,全国陆续挖掘整理的上千个传统体育项目中,有700多个来自少数民族。
武汉体育学院中华体育精神研究院教授赵富学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当前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方式和途径已趋向多元化,主要包括口传身授与家族传承、民俗节日庆典、社交媒体等现代传播手段、教育培训、产业融合发展、少数民族运动会等形式。而运动会就是保护、传承和创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平台。
从1953年举办首届至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历经71年,在比赛规模、参与广度、项目多样性等方面,都有了飞跃式的发展。项目数已经从最初的5个竞赛项目扩展到18个竞赛项目和170个表演项目。
“运动会用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两种参赛方式,将脱域、离场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重新吸纳到大众健身视域下。”韦晓康表示,表演项目起到挖掘、整理、保护各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目的,“为这些项目提供一个展示平台,助力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有的项目经过重新整理和修改,还可能成为竞赛项目。”他介绍,珍珠球、独竹漂、毽球等都是从表演项目逐步完善而来。
踢毽子在民间流传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初,“羽毛球的场地、排球的规则、足球的技术”让踢毽子摇身一变成为毽球运动,“当时在厂矿单位广泛开展,逐渐推广到学校”。75岁的广西毽球队领队陆学仁从业已经40年,自1995年第五届运动会首次将毽球列为竞赛项目以来,每届赛会,他都会带队参赛。在他看来,毽球在国内发展越来越好,甚至有望成为一项能推向世界的运动,“让毽球持续发展,必须从中小学开始推广,让老师会踢、会教。此外,还要打通通往高校的升学道路,激励年轻人参与传统体育”。
赵富学表示,学校在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中确实扮演了关键角色,“可以说是当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传承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