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换”的落寞身影,凸显中超U23球员之困(2)

光山新闻网 王林 2019-05-08 10:33:03
浏览

资料图:杨芳志(蓝)在比赛中积极防守。 图片来源:Osports全体育图片社

资料图:杨芳志(蓝)在比赛中积极防守。 图片来源:Osports全体育图片社

  通常情况下,足球场上教练员做出如此不合常理的换人调整,除了球员意外受伤的客观因素外,只有对自己决策层面的全盘否定能够解释。而中超赛场上,一两分钟便将体能充沛的新登场球员换下,竟然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常规操作”。每一个90分钟里,当教练一次次将宝贵的换人名额用在应付规定之上,不仅对球队争胜进程带来影响,那些在场上竭力搏杀的球员们,身后也缺少了必要的保障。

  基于培养年轻球员的考虑,中超联赛于2017赛季前推出U23政策,这也是中国足球的新尝试之一。政策的具体要求逐年改变,但U23球员是否因此而变得更加出色,仍有待商榷。数据显示,政策推出的第一个年头,U23球员在赛季中打入32粒进球,这一数据为此前五年内的最低值,而政策保证了年轻球员登场次数的增加,但累计出场时长却首度跌破40000分钟。

资料图:亚运会男足淘汰赛中,U23国足3:4不敌沙特U23无缘八强。 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

资料图:亚运会男足淘汰赛中,U23国足3:4不敌沙特U23无缘八强。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

  本赛季,U23政策的执行效果还在日趋走低,甚至衍生出中超球队的第一张违规罚单。劳动节当天进行的足协杯第4轮,深圳佳兆业0:1不敌上海绿地申花,比赛中深足仅使用了周鑫和祖鹏超两名U23球员,被足协判罚0:3输球。至此,佳兆业成为首支违反U23政策的中超球队,中国足协纪律委员会还将视情节严重考虑,对深足做出追加惩处。

  警钟敲响,U23政策的威压还在国内赛场上不断提升。然而,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些球队已经明确了牺牲换人名额保证阵容实力最优化的方法。这时,U23规定的壁垒,反倒成了影响比赛进程的枷锁。建业主帅王宝山的困惑,正蔓延在整个联赛之中。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运动员生涯短暂,竞技赛场的面孔不断更迭也在所难免。国足目前面临青黄不接的处境,究其原因,正是早年间青训系统不健全、对年轻球员的培养不力所致。国奥主帅希丁克曾多次道出自己的忧虑:小球员们平时打不上高水平联赛,到了国际赛场,一定无法踢出令所有人满意的比赛。如今,当政策不再对后生晚辈保驾护航,中国足球的未来何在?

资料图:中国U23国奥队。 中新社记者 陈悦 摄

资料图:中国U23国奥队。 中新社记者 陈悦 摄

  困局之下,一部分U23球员沦为舞台剧上的配角,已是不争的事实。与此同时,王宝山的中肯建议不失为对中国足协的善意提醒:“每个项目都有自身年龄特点,像足球项目,在我们那个年代23岁都进国家队了。我支持给年轻队员机会,但应该给U21机会。”政策的制定从不是一成不变的,适时变化、合理变化,正是破局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