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招商引资三十年:一座产业之城崛起背后的时代印记(3)
时间进入到2000年,新世纪伊始,杭州城市能级与产业发展需步入新阶段。2001年中国顺利加入世贸组织,沿海城市迎来了外贸的黄金期。也在那时,杭州开始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
随着城市建设与规划走出西湖周边,走向钱塘江。城市版图不断扩大,产业发展也开始进入加速阶段。
期间,杭州一边为进一步拓展“开发区模式”的成功经验,先后筹建了省级钱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前进工业园等重要平台。另一边近乎同时杭州也在钱塘江南岸开始加速探索培育由人才与技术为核心构成的“高”与“新”产业发展。
2002年6月11日,杭州市委、市政府对高新区与滨江区,进行管理体制调整合二为一,实现“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既按开发区模式运行,又能够行使地方党委、政府职能,实现城市和产业的紧密结合。
成立之初,高新区(滨江)就明确了整个区域皆为“孵化器”的定位,不同于以往经开区主要吸引外资,特别是制造业外资的特点,高新区(滨江)侧重于培育高新技术的产业化项目。
彼时,浙江全省正面临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考题。
2004年底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破解浙江发展瓶颈,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整体要求,随后全省启动了推动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空间形态与亩均效益的全方位迭代升级。
在此期间,杭州的招商引资则更早一些进入到了一个整体提质增效的阶段。
从2002年开始,杭州经开区已走上第二次创业的发展轨道。2005年底随着14所高校的主体迁入,以及“造城”理念的实践,让新阶段杭州经开区产业提升、招商升级的优势很快呈现,吸引了一批以东芝项目为代表的外资项目落地。
在当时杭州倡导工业兴市、质量提升的背景下,围绕全省、全市的主导产业目录,多地的招商引资目标逐渐由外资制造型企业转向注重招引大好高项目、产业链链主型企业,并推动产业赛道思维开始出现与不断发展。
而在钱塘江南岸,两区合并之后,高新区(滨江)充分发挥国家级高新区税收洼地的政策优势,吸引了一批科技型研发企业集聚。包括阿里巴巴、海康威视等都是那时以“人脑+电脑”的模式在高新区(滨江)起步,在其全生命周期的企业服务体系中由小变大。
良好的市场环境与加速崛起的民营经济,激发了一大批技术人才走出实验室,走向市场,新一代拥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技术的人才在杭州不断涌现,阿里系、浙大系、浙商系、海归系等“创业新四军”,以及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诸多行业龙头企业开始崭露头角,创造了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一座座丰碑。
但在核心招商思路上,高新区(滨江)不以过去开发区模式中“招商即招税”的理念,更强调人才、研发、创新与技术的留存,通过完善科技企业投融资体系等实质举措,集聚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支撑起国家级高新区的牌子,也逐渐摸索出自身招商引资工作的核心定律。
在高新区(滨江)内部,有一套“种树理论”能够较好地对其概括:招引大企业如同移植大树,难免伤筋动骨、水土不服;而如果挖小树苗到高新区(滨江),从小细心呵护,则更容易陪伴它长成参天大树。
这其中,如早期的脱胎于中电科第52研究所的海康威视,从广州来到杭州的网易,以及后来者零跑汽车等,这些后来成为“大树”的企业成长历程中,均能够寻得高新区(滨江)始终遵循“种树定律”的定力。
截至目前,高新区(滨江)的上市公司由2002年的10家,发展到2022年的64家,上市企业数量居浙江省各区县(市)第一位,基本实现每平方公里就有1家上市企业。